邵师傅的浪漫生活

互不攀比(2 / 2)

“沙包”大名叫王芳玲,邵玉萍的高中同学,邵玉萍当年的外号叫“柴棍儿”,可想而知!可王芳玲的“沙包”就讲究啦,因为她的脑子好用的不得了,将她奶奶缝制的沙包做成了生意卖给那小学校门外的爱玩沙包的小孩子,一个两毛钱,有时卖得三四块钱呢,所以,王芳玲就荣获了“沙包”的大名。

这人和人是咋比呐!王芳龄而今工作在一家财政所,这日子悠闲地!邵玉萍是由衷的感叹啊,她感叹“沙包”而“沙包”还感叹她呢。这真是“月有阴晴圆缺”的。

做女人怎么就这么难!当年的“柴棍儿”而今同“下岗”差不多,而当年的“沙包”而今真的是遭到了“家庭下岗”的对待,你说说这——,唉!这女人怎么就这么的没出息呢!连“沙包”这么优秀的女人怎么也会失点子出息呢?邵玉萍不得不为“沙包”叹息,“可谁让你找那么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年轻有为还又花心的男人呢!”她这么一说是“沙包”就急着反驳她,不过没用,人家“柴棍儿”虽然欣赏那些“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年轻有为”的男人,可人家嫁的男人却是“其貌不扬、木木敦敦、老实巴交”的男人呀!命运也得有点儿公平吧?别让我们这工厂“下岗”的再占着家庭“下岗”的,这好歹的,两家“下岗”咱们就平分着来。

这热闹的,你话来她话去,于是,各自的儿子都站在面前了。这一比较,可不么,“沙包”的儿子的确是用个“英俊模子”制造的,高鼻子、大眼睛、小长脸,一笑还两个酒窝呢。不过自己的儿子似乎还更出彩些儿,小圆脸、小眼睛、鼻子有点儿翘,脸上也有酒窝呢,不过只一个,应该是到时候长大了会控制酒量吧?你看那眼睛虽小可冒着油亮亮的光呢。

就这么着,大家兴致盎然地一路向回走,在路上就知道了“沙包”的工作地,不就是邵玉萍记忆里面的那处马路边儿上的“世外桃源”么?总是不见人又没挂牌子,从来也没见那竹门帘子挑起来过,原来是那儿!邵玉萍上下班是坐着车来去经过的。

回到了家里,儿子就忙着夸开自己的妈,“妈,原来你以前是‘柴棍儿’,”他心想那灶火的柴棍子黑皮拉碴的就是自己的妈的从前?那现在是好了,“妈,现在就没人知道你的从前是那样儿,妈当是跟着我爸享福啦!”那脸上很为他的爸自豪呢。

做妈的说:“是,我可是跟着你爸享福啦!”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