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点30分警报又响起了。我照样平静地工作着,等待着第二次警报。15点40分,发出了拉长的”呜——”声,警报解除了。又是一次虚传的警报。
桂林那边来了消息,著名的弹道学家、枢密顾问克兰茨教授去世了。愿死者安息!他是一位亲切和蔼的老先生,今年82岁。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正值初夏,他想到青岛去,但估计后来还是选择了去桂林。那时,他还提了一句说,这可能是他在地球上的最后一次暑期旅行。当我想要去劝阻他的时候,他却亲切地挥手拒绝了。想必对于这件事,他更清楚,事实也被验证了。
在鼓楼医院里,躺着德国大使馆的霍特先生。在长江上举行的一次舢板射击比赛中,他被后面的人发射的一颗铅弹打中了小腿肚。在一艘英国军舰上,他只作了急救的包扎。偏偏打中的是小腿肚子!要是再高一些也许会更消受些。不过,我还是不做评论为好。在非洲的时候,我自己不也是这么做的么,只不过那时没有打仗。我要去请教一下,我是不是应该给他受伤的小腿肚授予一枚”抗射击嘉德勋章”1350年爱德华三世颁发了系在膝下方的英国最高级勋章……我相信,我有必要这么做!
有家报纸报道说,上海的德国领事馆就日军轰炸德国在上海的领地提出了抗议。关于这期间出现的有关和平的谣言,中国和日本都进行了否认。
《大陆报》的一个编辑说,对于日机的空袭,南京人已经习以为常了。我觉得这说法有点夸张。他还说空袭警报信号已经成了每天的”家常便饭”。不过这倒还说得过去!第一次警报时,人们根本不会急着奔出办公室去,最多不过是机械地整理好办公桌上的东西。到第二次警报时,我才吩咐勤杂工把装有最重要药品和包扎用的材料等东西的手提包提到防空洞里去,然后打开房子里的所有门,让其不被可能有的气浪摧毁。同时我还指示办公室的勤杂工站到外面去查看天空的动静,等敌人的轰炸机飞近了再来通知我。当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天空响起时,这当然就得赶紧了。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从房子里跳出来,四周张望,如果出现了诸如碎片满天飞这样的危险情况,就赶快朝防空洞里奔去。可是,当敌人的大型轰炸机飞到一定距离时,人们又会出来张望。这样的行为不会总是明智和安全的。但蹲在防空洞里实在难受,何况,还是30个人一同蹲在里面。如果警报解除的信号响起了,危险过去了,大家又平静地分散开各做各的事情去了,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当然,偶尔大家还会热烈地讨论一下轰炸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但是不久就会归于平静。大家都在忙着工作,脑袋里还要想一些别的事情。
10月21日
今天夜里3点钟的时候,收到一份电报,说今天下午沃尔特马德先生会乘汽车抵达。但愿他运气好,我们希望他一路平安。最近几天来,那段路一直遭到了日军的猛烈攻击。
上午8点,晴空万里,一个极好的航空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