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奇事

(二))回乡(1 / 2)

三十年后的一天,正好是个金秋周末,我专程去了一趟这个让我总是魂牵梦绕的村子,一起去的还有两个朋友,一个是专爱编故事的老黄,另一个是喜欢拍照的老薛。 他们是被我的经历所吸引而特意前来小村参观的。高速公路的顺畅让我的心情无限的畅快,车上我把我在村子里的所见所闻讲给朋友听,老黄听得认真,一时兴起,拿起手机,边听边整理,在同学的qq群中实况转播起来,特别是关于队长的高智商犯罪情节,惹得在家睡懒觉的众多同学惊呼十分精彩,纷纷回复说:“继续,快点,不要停。”

这个过去要早上出发,先乘火车后坐汽车,最后再转马车,折腾一天时间才能见到的小村,今天开车不到三个钟就已经进村了。我顿时收紧了刚才太过放松的心情,忐忑不安的下了车,老黄和老薛在后面紧跟着我,三个人缓慢走路的阵势,有点像电影中常出现的德国人的巡逻队。我环顾四周,村子里除了几座新冒出的水泥房宅子,和以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轮廓,以前出事队长家的院子却发生了巨变,除了门前那棵熟悉的枣树变得粗壮了几圈外,新建的两层小楼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特别耀眼。[网 ]正在我犯嘀咕的时候,突然有人喊我,声音沙哑但无比熟悉。

“康哥,康哥,是康哥吗?”一个跌跌撞撞走路蹒跚的老人向我走来,一边喊着我的名字,一边使劲的向我招手。

“你是?......”直到来人走到面前,我还在记忆中寻找他,我真是记不住了。

“我是铁蛋啊,康哥,还记得吗?”老人显得很激动,声音也颤抖起来。

铁蛋?那个比我小三岁的铁蛋?我怎样都把眼前的老人和曾经与我一起玩耍的铁蛋联系不起来,那时的铁蛋多么的年轻活泼,浑身上下都是力量。由于他家离我们知青点最近,我经常上他家换换口味,记得铁蛋妈妈烙得锅盔馍可真是香,一个下去肚子就饱饱的。[网 ]我也经常和他聊聊城里的趣事,讲到开心的时候,铁蛋就会露出标志性的一口大黄牙,像地里熟透的包谷棒一样,整齐而灿烂。

我们被铁蛋迎进了家门,铁蛋的老婆为我们泡茶,显得格外热心,铁蛋跑进跑出的招呼,一边拿出香烟递给我们,一边嘴里叨叨着。

“来来,抽一支,都是孩子们春节回来带来的好烟,平时舍不得抽,放在地窖里。”

“铁蛋,你不要客气,现在都不能抽烟了,我被医生判了终身监禁,如果再抽,心脏搭十个支架也不管用了。”

“是啊,老乡,以前看在地上的烟头都觉得可惜,今天再好的烟也不敢碰了。”老薛在一边也替我打圆场。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