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男人

分卷阅读39(2 / 2)

然后是几年辛苦却还算安稳的日子。为人母的喜悦让她不再计较其他,那些年她一心一意只想把孩子养大,她把孩子严慎地藏在暗室。现在想来,她的孩子,她的小石头,当年该多委屈啊!眼泪忍不住从她眼角滑落。

幸运的是显儿命大。有一天夜里她从梦中惊醒,便听见院中议论纷纷,起身去看,在宫灯的照耀下,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蜷缩着躺在地上,嘴边还有一丝血迹。那不是小石头吗,她一惊之下差点晕过去。站稳之时,再顾不得其他,近前去扑在地抱住他,呼吸微弱,小手冰凉。他是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的。她哭的昏天暗地,不知何时把童妃也吵醒了。看着站在旁边的童妃,杜萱绝望了。现在想想,那个女人的眉目在夜色里其实有种朦胧的美。但当时她留意不到这些,她悲痛欲绝,心里只觉得这次小石头一定没命了。她的孩子要死了,她恨不能代替他去死。她一会紧紧得抱着孩子,一会又匍匐在童妃脚下,哭着哀求她救救他的孩子。显儿命大。童妃帮了他。

童妃不仅命人医好了她的孩子,还悄悄告诉了皇上。当时的杨信正意气风发,他的长子杨煜已长成气度非凡的少年,处事也越发稳重。而端妃又给他添了一个公主一个皇子,公主杨英伶俐可爱,皇子杨赫,很像年幼时的他,尤其讨他欢心。是以当杨信初听自己又多了一个儿子时,还是很开心的,及至在合欢宫召见了他,又颇觉失望:眼前的这个孩子身形消瘦,站着又维维瑟瑟的,没有一点皇子的气度。这个也还可以理解。关键是长得也不像他,眉眼狭长,像他的母亲,除了脸型还能看出一点他的轮廓,但是他静默着,安静的让人不舒服。以上原因,又加上是宫女所生,杨信对这个儿子也便不大在意了。但到底是他的儿子,杨信还是认了,给他赐名杨显,并把他赐给童妃抚养。

杜萱又一次被遗忘了。都说母凭子贵,可她还只是个宫女,而且儿子也变成了别人的儿子。但孩子变成皇子了,不用再过得那么辛苦,她多少是欣慰的。她也已经不再奢求什么。其实,杨显也像他母亲一样被遗忘了。皇上不在意的皇子,别人甚至懒得去关注,连后宫的其他妃嫔都没想到去看他一眼,更别说算计了。但她们也没想到,这个当初他们连看一眼都不愿的孩子,最终竟坐上皇位。她们泉下有知,想必也不甘心的很。就因为不甘心,所以她们才都下了九泉。

不过,当时她们都还健在,而且还过得相当风光。当时熹妃对皇后的凤冠已经绝望了,她开始期盼做太后,有个太子的儿子,这个盼头还更容易些。端妃受宠也不是一日了,且儿子年幼时便被封忠王,也是深得皇上宠爱,侍宠难免会骄,心里总想着撺掇皇上废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母亲如此,儿子也不落人后。太子杨煜一直处在对早日继位的期待和对皇上会废掉他的担忧中,步步小心谨慎,唯恐出错,压抑日久。而忠王杨赫自觉不比太子差,又承皇上宠爱,私下里便圈养门徒,拉帮结派。□□和忠王党历来不和,一直仰赖杨信左右平衡,才勉强维持表面的平静。偏杨信这个皇上当的固执又自负,他决定的事,就不肯改变,又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明明看到两党相争也不愿处理。到最后,他也偿到了自负的苦果。

那一年也是巧了。先是围猎的时候杨赫正巧被一枝箭一不小心射入胸中,没过几天就先他父亲一步追赶列位先祖去了。不久杨信赶巧又病了。杨信一病半年,即没有好,也没有恶化的迹象,刚巧秋雨又绵绵地下够半个月的时候,杨煜站在他的病床前,平静地说:“父皇,您一病那么久,政事也被耽搁了,就让儿臣代您处理吧。”他手下的军队已围住皇宫。他不知道,在这前一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