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她所言,接着是第三幕。
“28号的第三幕是今天这场比赛里我听过的之中印象最深刻的——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我想大家心里有数,不然现场投票率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九十了。”
蒲玉枝如实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听众们的反应她一直默默看在眼里,只不过直到现在才说出来罢了。
“一个角色要活过来必须要有感情,然而光是表现出这种感情还不够,能不能达到让听众产生共鸣的地步,决定了这个角色的成败。之前我有解释‘基础分’和‘感染力’的区别,有些同学听不太懂,其实‘基础分’是评价选手能不能表现出感情,当然这种感情表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感染力’是指在正确表达感情的基础上,有没有把听的人拉进去,有没有使人为之震撼。”
“之所以需要正确的感情是因为这样才符合心理逻辑,不符合逻辑的东西经不起推敲,永远打动不了大家。但是光是‘正确’还不足够打动别人,还需要‘真实’。”她慢慢道来,“很多人认为配音过程中,声音是最重要的,这点没错,不过空白也是很重要的。在28号你开始说话之前,留有很长一段空白。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幕和幕转换间的停顿,但是停得太长了,我才忽然间意识到这个是在表现角色当时久久说不出话的痛苦心情,当你开口艰难地说第一句话,我就更加确认这一点。”
“至于你语气把握得怎么样,前面已经提到很多,就不必我一一说明了。对于所有选手来说台词都是一样的,提示都是一样的,看大家怎么样在其中求变化,加入自己的特色去让台词变得丰满而不苍白,这些都是要靠非台词的东西,譬如拟声词、笑声、哭声等等辅助。”
“最后那里由苦笑慢慢转为哽咽的处理,是剧本上完全没有讲到的,本来不那么突出的台词,因为加上了这些之后突然间变得非常有真实感。我作为一个老师那么多年,基本上伪装出来的哭和真哭一听就能听出来……我想,后面这段你应该是真的在哽咽。要知道,配音员在那么短的配音时间内能够进入角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可以想象你揣摩过你要配的角色,体会得到角色当时的心境,理解他的心境。这些东西不是全心全意投入进去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你做到了。”
“沈雁,”齐誩附在他耳畔低低重复一遍,“沈雁,你都听到了吧。你做到了……真的,不仅做到而且做得很好。”
沈雁眼睑一动,埋下头去,双手一直紧紧抓着齐誩的衣角。
齐誩把手放在他宽阔的背上,轻轻向上扶:“来,站起来。”
在失去灯光的昏暗房间里,屏幕上映过来的光线尤其珍贵,然而从沈雁这个角度,永远只能看见自己投下的黑影——所以齐誩想让他转回来,不再背对光源,用他自己的双眼好好看看听众们对他的评价。
但是在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