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心慌慌

第一百三十九节 出马仙(中)(1 / 2)

第一百三十九节出马仙(中)

秦优优没有想到,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美貌与智慧集于一身的童素颜。居然会是东北的出马弟子。

“你是说,你是一名出马弟子。”秦优优有些突兀,虽然努力的克制着自己,可还是掩饰不了一脸的突兀。

“是的,秦姐姐。”童素颜看来已经习惯了别人惊讶的眼神来对待自己的职业。

秦优优对待这个职业有些排斥。就跟常人遇到传销一样的反应。如果倒退二十年,这个职业可能真实和办事效率还是有的。可再当今社会。却——

秦优优的分析不无道理。

短短几年里,全国出现的出马(道)堂口,按保守的估计也得有几万家。原来的出马(道)仙大多出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比较多。而现在迅速的发展到了全国各地,有些还发展到了国外(当然也是华夏人)而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了。

东北的出马仙多数年龄较大,一般30岁-45岁的居多,而在南方20岁左右的占主要部分。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出马仙,估计每十家当中就有八家看不了事情,而且都有疾病缠身、连年破财、家庭不顺等等相伴随着。最好的也就是花了不少冤枉钱,办完了堂口,可是一点灵感都没有,什么也做不了,这还算是幸运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出于一些心术不正、利益熏心、财迷心窍的黑心弟子,为了谋取钱财,不择手段而造成的,当然也有一些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名利,逞强好胜造成的后果,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害了别人,最后也害了自己,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出马弟子不能投胎做人的原因。

看出了秦优优的疑虑。童素颜反而倒是幽雅的一笑。整洁的八颗牙齿,让秦优优的脸不由的一红。“秦姐姐,好多人对这个职业很反感,而我,确实是正儿巴经的马弟。”

唔!!!正常人估计没人会说自己不假儿巴经的骗子。

出马仙这一称呼来源于东北,是从古萨满教脱变而来,它最早定型于清朝初期,由于当时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由原始的野外跳神,搬进了室内,而且出现了各种仙的画像,但是,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

在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清朝的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来东北龙兴之地巡查,忽然得了灾病,太医束手无策,有一天晚上,康熙皇帝梦见有个道士,长得仙风道骨,器宇轩昂,说可以治好他的病,当康熙问道你是谁的时候,道士回答:我是长白山的胡三太爷,说完就走了。康熙皇帝一觉醒来浑身舒坦,竟然不药而愈。康熙回京后,感念胡仙救驾有功,下圣旨封了胡三太爷,还敕了黄马褂,建庙塑像供养。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