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闹哄哄地准备了一个星期参加的谢媒宴,在过完双休日后,显得异常得安静。(.dukankan六月中文www.6ycn六&月&中&文www.6ycn六+月+中+文www.6ycn读看看小说网请记住我)
原来每天早晨见面,礼节的打招呼时,通过语气神态大家就能看出各自的情绪。
小王老师很是落寞的样子,搞得两位老师大气也不敢出。
终于在上完课以后,大家有时间坐在一起时聊开了……
原来,王老师的孩子小,上幼儿园得了传染病(手足口病),孩子难受的只有哭,两个大人也跟着难受,可是,双休日一过,两人就要上班,孩子给谁带呢?这个马老师太有体会了。
王老师的哥哥孩子才一岁,父母在那边帮忙,他爱人的弟媳刚生孩子,父母也来不了,小王老师脾气大,在家和老公一顿吵:“把孩子扔了,反正没人管我们。”她老公一听,唬的一下抱住儿子,连忙说:“我来想办法。(.dukankan.百度搜索读看看)”可想来想去,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能求父母了,问题出在请谁家的父母?!
小王要请自己父母来,她自在一些,毕竟她公婆来,言行方面要注意很多,话都不敢多说,尤其孩子生病,她的老婆婆很有自己家乡一套土办法,王老师领教过很多次,都有点怕她了。
可她老公竭力要请自己父母来,说他的爸妈带月子里的孩子太累,到他这儿来,反而可以轻松一下,儿子的病会很快就好的,儿子大一些,也好带了许多,两个人,双休日在家较劲,最终拗不过老公,小王郁闷不过,老婆婆来带孩子了,因此她的情绪怎么也高涨不起来,还说她老公:“这两天在家得瑟的什么样?”两位老师听完,呵呵一笑:“多大事呀?有人帮忙,还挑三拣四的,生在福中不知福。”
小王老师急的说:“你们不知道,来一次,家乡话重,我们要纠正好多天才能改过来,然后孩子吃饭也不好好吃,就知道宠爱,随便小孩。”
洪霞劝她:“小孩的事,应变能力强,来帮你带,要好好感谢她,想想我们孩子不到两周岁就上托班,多可怜。”
陈老师也说:“天气也冷了,快给老婆婆买两件衣裳,也显示一下城里媳妇的孝顺。”
洪霞也说:”不要嫌人家带的不好,人家的儿子们教育的那么好,难道就不会教育孙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