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最难熬的是高三家长马洪霞,她一个人坚守儿子,她老公罗教授,一直以来都不怎么说话,虽然儿子二模成绩不错,但他还是和洪霞说:“这就是好吗?我看他离一本就是差那么一点,你也不想想,真正考上一本容易吗?我想想还是不容易的,10%的录取率,江苏省的县中还特别厉害,我们不占优势,你还要给罗贝尔加压力,告诉他不容易。(更新最快.dukankan.读看看小说网)”
洪霞听听就压力大,要是把这种压力给了刚刚信心满满的儿子,她不舍得,他不理睬老公的那一套,自己每天不管儿子怎样,早上出门都要和儿子做出加油的拳头,儿子有时候哭丧着脸,做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扶着门说:“我不要读书。”有时候还会说:“等我高考完,我要连睡三天三夜,什么也不做,就睡觉,到时候你别喊我嗷。”
不管儿子心情怎样,洪霞始终想:儿子读书不容易,竞争厉害,如果这个时候有个闪失,对不起儿子的一辈子,所以她坚持着,也不断地打听过来人的做法,吸取一些别人的经验。
有位同事,她的儿子很厉害,学习从没要大人烦心过,一直都是保送,今年考上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年奖学金三万美元。
洪霞把这个消息和儿子一说,儿子听了也很羡慕,然后和妈妈说:“你儿子不如人家聪明,看来你没有希望咯。(读看看小说网)”洪霞说:“不是每个人都要走同样的路,你在国内考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不必出国。”洪霞还说:“有的人家的孩子出国几年,家里花几十万,最后回来,还不是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找工作难,关键是学习人家心中有个目标,冲着目标奋斗的神。”
儿子也不傻,老妈讲这样的事情给他听,激励他更好地学习,他也是知道的。
他也说了班上有几个同学在忙着出国,去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国的都有,洪霞立刻和儿子说:“你也有这个想法吗?我和你老爸都支持。”儿子说:“算了,人家是为了逃避高考跑掉的,我是认定高考价值的,现在你放心啦。”
洪霞知道儿子一直不愿意出国,他爸爸罗教授倒是一直希望儿子出去呢,因为罗教授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个想法,但因为太多原因,放弃很遗憾,所以只要儿子一提起出国,他兴致浓浓,儿子就会说他:“你不去打拼,现在喊我出去,让我去受苦,我才不干。”教授说:“谁说是受苦?不知道不要瞎说。”
罗贝尔和妈妈说的时候还是刚刚上初一,有个同学随父母移民去新加坡,当时就有qq,同学们放假的时候,就一起在班级群里聊天,罗贝尔就发现这个女同学很可怜,天天一个人上学,爸爸妈妈在外打拼没时间管,她又比较内向,没朋友,同学也不熟悉,自己一个人天天拉拉小提琴,然后自己睡觉,一切都是自己做,才是初一的学生啊。
这段记忆在罗贝尔的心中留下极深印象,假期里他一有时间就和那个同学说说话,他觉得她好可怜。
至于后来怎样?洪霞忘记再问,想必人家姑娘度过那难熬的时间,过上美好生活。她没想到她的生活,给单纯的罗贝尔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