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宁一看,也默了,这位仁兄满本有一半红叉,怪不得臭着一张脸。题目类型对越宁来说也比较新鲜,不至于全然摸不着头脑,找着规律之后,倒也好理解,只是——以前没见过。半节课过去了,题目讲完,再讲模拟试卷,这卷子比三家村中学的难度提高了好几个台阶,对越宁来说,不难。
就像“高中学费很贵”这件事情上,不是不能掌握,只是以前没有接触。二元制,有时候就是这么地坑。
一切,都要他去适应。尽快适应。
第19章先着(一)
转学生,无论美丑,都会引起一些关注。如果是个有特色的,那就更会被围观了。比如越宁这样的,他的学习成绩、他的来历,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他改了姓名,户籍、学籍全是新的,出生年月也随口改了。只要不是有心打听,是很难将他跟“李卫东”联系起来的。这就更神秘了,还不得可了劲儿地围着问长问短?
再说了,人家长得好看呀,颜,永远是人们第一眼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他,尤其是女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了两天,随即又都是一副生无可恋脸。在这一次的整顿中,二中受到了震荡打击,高中部正在自生自灭中,连带的初中老师也跟着人心惶惶了起来。学生比老师还要紧张,虽然他们只是学校的过客,但归属感却一点也不比老师们少。
这节骨眼儿上,就算来个天仙,只要他不能拯救学校,也是白搭。
对此,越宁倒是觉得很舒服。在经历了三家村的变故之后,他很需要这种忽视,不要总提起什么孤儿之类的让他烦。正正常常过日子就好了嘛!
越宁对于这个大家都生无可恋的二中,特别地满意。尤其是在同桌眼镜兄借了习题集给他看,过了一周,他渐渐熟悉了城市中学的节奏之后,觉得拿到中考的奖金完全没问题,心情就更好了。
记挂他的是小胡老师,小胡老师努力将越宁从福利院接了出来,自己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县城来陪着。这一个月里,越宁还把家里好一通收拾。这让小胡老师颇不自安。好在有一个小何医生自告奋勇,天天过来报到,才让小胡老师不那么担忧。
逮着周末回来看一看越宁,发现越宁过得悠闲自得,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