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云庭私下跟几位重臣打过招呼,说了让元熙长帝姬辅政的事,到了朝堂上再提起,就没有受到什么阻力了。李琰因着景妃的缘故,又清楚月流芳的为人本事,自然是同意的。严宏么,虽是个一心为国的武臣,但是既然自己的嫡长子、严家未来的族长严晓风一定会站在长帝姬一边,加之月流芳在江湖上素有美名,在庆都之乱中也是表现出色,倒也没有二话。宰相陈华也并非迂腐之人,没有说什么女子不可干政之类的话,也没有表示多么赞同,算是默认了。一来他是月九歌、月九霄的外公,月流芳对自己两个外孙的好,他心里也是知道的,再者,月流芳辅政,于大栾也不是没有好处。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是大栾皇朝不再,作为皇室重要成员的九霄和九歌便危险了。只有护住了大栾江山,才能护住这两个外孙。女儿当年为了家族,年纪小小就进,不知受了多少苦楚。对于帝姬辅政的默许,就当是对女儿的一点补偿吧。
私下里完全没有表态的,是光禄大夫霍嘉和廷尉闵瑜。霍嘉毕竟是几朝元老,考虑问题偏向于保守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闵瑜的态度,便有些教人想不通。
好在到了朝堂上,这几位大臣都先后站到了月云庭一边。李琰、严宏自是打头阵,等到有文臣出来表示异议的时候,陈华也亮出了自己的立场,反对的声音便为之一弱,但是关于“牝**司晨,惟家之索”的忧虑,还是在朝堂上响起,倒是把月云庭弄急了。他毕竟是少年天子,帝位还没有坐稳,大臣一旦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自己不但要被赶下龙椅,更会丢掉命。所以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这位少年天子,都是卯足了劲儿跟大臣博弈。
就在最紧要的关头,几朝元老霍嘉站出来了,还明确表示了对长帝姬辅政的赞同,这下,那些反对的声音就小下去了。
连政治倾向一向保守的霍嘉霍老大人都赞成了,皇上又有那么多重臣的支持,自己这些朝堂上的小虾米又何必跟一国之君争持下去呢?
只是这些大臣,刚才还满口的“愚妇人口不可用”“牝**司晨,惟家之索”,振振有词的样子,一时之间,想要改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下闵瑜便趁机站出来,表示了赞同。
闵瑜做事向来低调圆滑,颇有成算的,众大臣见状,倒也找着了台阶下,对长帝姬辅政的事情表示了赞同。
自此,朝臣便经常在朝堂上见到穿着一身浅绛色长帝姬命服、戴着面纱的元熙长帝姬。
碍于礼数,诸位大臣自是不敢逼视。然而那些质疑长帝姬辅政动机的大臣,还是会偷瞄月流芳几眼。见着长帝姬虽然得以辅政,脸上却是毫无骄横跋扈之色,一双眼睛更是犹如黑夜寒星,英气勃勃,不怒而威,却绝不咄咄逼人。又听闻长帝姬平时行事,都是以皇帝为先,绝无僭越之举,这些大臣那一颗颗忐忑的心,算是放下了。
毕竟月流芳的能力,经过庆都之乱,他们也是看得到的。既然她没有异心,又能够为天子出一份力,为着整个大栾,也未尝不可。大栾好了,自己才会好。身为盛世之臣,始终要比当亡国奴要强的。
反而是那些蝇营狗苟的官吏,见着长帝姬在皇帝面前也是说得上话的,都想着要讨好月流芳。
对于那些人,月流芳统统交给了月云庭来处理。那些善于钻营的小人,向来是惯了欺压剥削老百姓的,靠着盘剥老百姓的钱来讨好上级,换得自己的高升。月流芳提了一下这些,月云庭心中一动,便狠狠地将那些官吏整治了一番,官场的风气,便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