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周末,趁着时间足够,阿林打算去走走,连件衣服也要货比三家,房子最起码得比十家吧,阿林这样想,总结过一些经验之后,觉得越看越陷入了“选择过多综合症”,有时一天看四五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物美价廉真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在这点上,她更相信一分钱一分货。
州医院旁边有一个项目,地处商业街,交通便利,菜市依附,非常方便,美中不足太吵,这对一般夜猫子生活方式年轻人来说不算是事,反倒乐得自在,阿林想到父母双动摇了,除非是买高层,电话联系了一番,今天终于自己来走走看看。
期房不用看,这在以前很流行,据说做法是从以前香港传过来的,点线面铺开,终于也到了这西南小城,渐渐却双吃不香了,有些人希望用绣花针撬动地球,按理讲,开发商真正做房地产的,没有几个包里面有足够真金白银,多是自已有一点,银行贷一点,期房定金首付来一点,七拼八凑便把高楼大厦给弄了起来。慢慢发现杠杆越玩越长,利率越来越高,好多小的房企没了资金来源,高利贷也出场,到了资金链断裂那天,留下荒草丛生烂尾楼给百姓,所以大家开始不敢玩什么期房,慢慢对现房产生了兴趣,虽然价格高些,贵有贵的道理。
一看又是期望,阿林没了什么兴趣,失望而归,从售楼部出来发现其实买房在选择上也是困难不已,以前听人说还不相信,现在自己来跑,体验更加真切。州医院旁边一样的氛围,一连串算命在开张,生意也好得不得了,正打算往回走,需要经过体检中心,一个身影异常熟悉,熟悉到不用多看也能立马认得出来,那个是母亲。可却又不相信,想想大概也只是世间没有相同的树叶,世间也不少相似的树叶,低头一笑自己可能又是想家了。
事实是她没有看错,林母身体出了状况,在家劳动时已经被林你察觉,现在林父已经回去打工了,家里面就自己一个,出于不给人添麻烦,再者茶叶现在已经过了采摘期,出芽减少到忽略不计,自己身体自己知道,一种预感让她自己瞒着女儿和丈夫自己忍着不适来州里面检查了,林母的考虑是大多五零六零父母经典,无法被超越,那就是生了病自己去检查,没有什么还好,万一有个什么能治好也好,再万一有个不治之症便开始打算死扛,万不可让医院把那些自认为更有用处的钱弄了去,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林母即便来到了女儿工作的地方也悄无声息。
在一个诊室,一位医生和一位老年妇女详细说明病情,她身材消瘦,谈话结束后拿着单子无力走出房门,坐在门外走廊长椅上发呆……
穿过东风路步行街,那些街道两旁各式各样名牌服装已经引不起阿林的注意,因为有更吸引她注意的东西等待她去发现,去拥有,去获得实实在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