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中,关于君王后和齐王法章(当时乃是太子)的故事描述,其实是蛮简单的:
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恒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而与私通焉。淖齿既以去莒,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惧其诛己也,久之,乃敢自言“我湣王子也”。於是莒人共立法章,是为襄王。以保莒城而布告齐国中:“王已立在莒矣。”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睹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睹故失人子之礼。
就是这么个小故事,成了两千多年来才子佳人后花园相会,佳人助才子一臂之力,才子发达之后,迎娶佳人,然后是大团圆结局的一个范例!
所以,很多不得志自以为有才的人,都明里暗里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有幸的到佳人的垂青,然后在佳人的赞助下,自己有个机会在一飞冲天,再拿来在自己的当初的恩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富贵和大度。可惜现实总是残酷的的,所以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戏文和对君王后的赞美当中。
偏偏大家忘了,这个故事的主角还有一个,太子法章。
说君王后当时是独具慧眼,还不如说太子法章厉害!
所谓奇法章状貌,依我看来,并不是法章长的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要是长的太特殊了,只怕法章也混不进去,要知道,君王后一家也是大族,应该对中之事不陌生。
所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太子是有点特殊,毕竟太子,不会种菜吧,长的再白点,那么在种菜的人中,比较特殊,受到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