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来就是为了能与你同甘苦共患难/小乐不会抛弃你/正如太阳永不会抛弃这世界/我不会忘记你/就像我永远不会忘记呼吸——《人生之战》
当汹涌的潮水漫过古老的堤岸,黑色的玄武岩下压着的那张老旧信笺已经被风干得支离破碎,又有谁还记得上面曾经记载着一段年幼时许下的诺言,也许,那些时机还不成熟的誓言真的经不起风经不起浪,而我却依然伫立在那个陈旧的渡口边,翘首以待,你的回来。
当十月的奏鸣曲打下了最后一个完结的休止符,所有的和弦与泛音都已经在五线谱上尘埃落定,音律空灵绝美而又悲伤,那个一直反锁着的琴房你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如今,我抚着那些静止着的琴键弹不出声响,你还能否回来,和我一同演奏完这最后的一阕殇曲?
她叫幸珍。泰语中“月光”的意思,一个被遗弃在社会底层的孤儿,无依无靠地生活在那个当时混乱不堪的泰国。
他叫维拉。泰语中“太阳”的意思,一个来自农村的少年,却有着上层社会的文化修养,即将去美国攻读硕士学位。
1970年10月8日,两人在泰国著名演员米特·猜班察的葬礼上相遇了,因为遭遇暴雨,两人便在旅店住下了,彻夜的交谈中,两人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维拉被幸珍的美丽打动的同时,也感叹于她凄惨的遭遇,而幸珍也被维拉的学识、修养和风度深深地打动了,那一晚,维拉给幸珍读了一本《人生之战》的小说,小说介绍的是女主人公小乐的情感经历,幸珍颇有感触,说自己也想成为像小乐一样的人,然而维拉并没有替幸珍读完整本小说,对于小说最后的结局,幸珍一点也不知道,于是,两人约定两年后的10月8日等维拉读完硕士后在这里相见,幸珍再告诉维拉自己想不想成为小乐这样的人,第二天一早,维拉离开了旅店去往美国留学,并留给幸珍一封信,信中,维拉表达了自己对幸珍的爱意,幸珍便在心里下定决心等待维拉留学回来,两年之中,幸珍在一家裁缝店打工,攒钱等着维拉的回来,为了读完那本维拉留给她的《人生之战》,幸珍上夜校学习认字,在夜校认识了来自中国的少年小林,交往中,小林爱上了幸珍,但幸珍只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哥哥,然而,小林一直没有放弃,一直陪在幸珍的身边,很快,幸珍读完了那本小说,原来女主人公小乐最终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
两年过去了,在1972年10月8日,幸珍怀着两年如一日的期待来到了那家靠海的旅店,他们约定的见面地点,可是一直没有看到维拉的出现,小林说也许维拉早已经忘了她,但幸珍一直坚信着维拉会回来,1973年10月8日,幸珍又去了那家旅店,可等来的却是小林,在小林的劝说下,幸珍最终嫁给了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1974年10月8日,幸珍偷偷地又去了那家旅店,终于见到了维拉,于是两人相拥在了一起,原来72年,维拉还在美国读书,没有预期地回来,但委托朋友寄了一封信在那家旅店,但幸珍没有看到,73年,维拉回到了泰国,但因为一次学生游行活动被捕入狱一年,就这样又错过了一年,然而却错过了太多,那一天,两人享受着来之不易的重逢,倾诉对彼此的思念,但幸珍没有告诉维拉自己已婚的事实,第二天,幸珍离开了维拉,留给了他一封信。
我理解小乐,虽然不想当小乐,可是我已经是小乐了。
1975年10月8日,幸珍到了维拉为穷孩子教学的小教室,维拉送给她一个打字机,希望她能写下自己喜欢的故事,幸珍和维拉约定一年后拿作品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