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问也发现了不同,正再一次细尝呢!这个软糯的口感和黏,分明是糯米呀!他们原先吃的稻米全都是野外收集来的,除去预留下一小部分做种的,全都吃了,并没吃到过糯米啊!再说,他压就没想过米还分种族呢!如今,吃到嘴里才想起来米还有很多兄弟同胞呢!
“姜赫,这个米是从哪个筐子里拿的?等下把它分开放了。”袁问想糯米也不错,先留点种再说,糯米可是做点心的好材料,这次也算误打误撞了。
藕是长得最好的作物了,从淤泥里□,又又大,生吃口感就极好。袁问打算拿一些做交换物。
新作物不停的下来就是好,吃多了盐水煮花生就换个糯米藕吃吃,甜得吃腻了就再换个香喷喷的炒黄豆吃,烘青豆下酒最好。高粱下来的时候,他们还一人吃了一小碗高粱粉做的海鲜杂酱面,那个味道哦!可是为了磨这么点子做面条的粉,姜赫手都破皮了。所以此后再也没做过,一家人每每回忆起来就口水直流。
这次黄豆收获的比较多,袁问就想试着做做豆瓣酱看看,他记得好像是把黄豆煮熟去壳,放上一天,等变色了再捏成馒头大小的形状,用纸或其他透气的东西包好了,放在通风的屋子里,等过上一段时间,豆包发霉了,再刷去表面的绿毛,放在太阳下翻晒。然后把豆坯浸盐水里,放在太阳下等它自然发酵,约一个月就能吃了。至于到底最后成不成就只有等了。
野葡萄还是跟去年来的时候一样少的可怜,葡萄酒是别指望了。阿霞婆婆用高粱另外酿了些,稻米她不舍得,还想留着给孙子吃呢。
夏秋季,水果是不会断档的。锦儿现在每天跑一遍小山坡的果树基地视察,小个子叔叔说啦,等小树长大了,这里会长出很多她喜欢吃的果子,她一定得看牢了。而且,这些果子还能做别的好吃的呢!现在口袋里的果脯就很好吃,那个小沙果做的甜汤也很好吃。
袁问开始筹备交换日的物品。别看家里好像什么都有,其实都不够他们吃的。袁问是原本打算带着收集来的珍珠和贝壳直接跟人买,不过姜狄阿乌和阿霞婆婆都说,这东西要专门来往部落换东西的人才会收,一般人都只以物易物,碰上个死脑筋的,要是你身上没有他也想换的东西,说破嘴皮子他也不会跟你交换。
所以袁问尽可能的把交换物品弄的丰富一些。盐、鱼干之类的,卫龙部落有的是。皮子不多,都要留着自己用。最后只整理出了:一捆阿霞婆婆制造的红麻布,一包干莲子,一大筐藕,一筐子菜干、笋干,果干。这可太寒酸了,袁问打算做些深加工的物品带去碰碰运气。他新做了两罐子酱;烘烤了一包干;用石灰炝了一缸子青柿;用刚下来的油浣子加上蒸过的何首乌熬了锅洗发水,装了一罐子;又从草木灰里析出烧碱,用骨头熬了一锅浓浓的油水,加上烧碱、盐、少量蜂蜜、粮食粉少许,搅拌好后,倒入磨具,土黄色的肥皂,两三天后就成型了,放上半个月就能拿来用了。除了留些家用,全带去。
做完这些,便开始细想家里缺的东西,他自己想完后,又询问了家里每个人希望添些什么东西?除了锦儿要些不着边际的东西,大家都让袁问决定。
第二十一章小收获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