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一天天过,转眼到了初五,这里的规矩,逢五便有一次集会,俗称赶集。乡下各地不用的需要卖的或没有的需要买的,都会在这一天出来。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非常齐全。其中又以十五的集会最为盛大。只是那时芳菲已销假回贾府了,是赶不上的。便只能先看看小集会了。­
芳菲一早与林道清说了后,林道清想了一会儿才答应,又嘱咐芳菲注意安全,早点回之类的,就不一而述了。­
却说芳菲得了林道清首肯后,装了一荷包的铜板,又拿了两块碎银子。才出门往集会地去了。集会地在镇子的东南。周边几个乡村的人都来了,卖草编工艺的,卖皮货的,卖小吃的,芳菲还看见有小姑娘卖花卖络子的。不过也是呢!这时的风气还是挺开放的。除了那些自栩高门大户的人家外,只要不出什么事,都不会太拘着自家闺女的。否则将来出了门子也会被人嘲笑眼界小。要出门只需在脸上蒙一块面纱就可。这些还是讲究一些的人家了。
芳菲看了一路,买了卖花的小姑娘一支红色大丽菊,又到卖络子的摊子看,那络子都新颖别致,许多的花样芳菲都没有看过,那络子两文钱一,大部分人都觉得贵了些,故摊前没什么人,芳菲却觉得价钱很合适,一口气买了七八没见过的,回去好研究一下是怎么打出来的。末了,那卖络子的姑娘还附送了芳菲一梅花花样的络子。­
芳菲每一个摊位上都看了一下,待到中午要回去时,又买了两个整竹抠的胭脂盒。一个草编的蛐蛐儿。一支木头掐铜丝的簪子和一支铜制的发钗,都很便宜。芳菲又吃了一碗驴的馄钝才准备回去。­
芳菲记得另一条路也可回家,便不往来时的路走。拐过一个弯,发现这边也有人卖东西,只是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芳菲在一个摊子前站定,这摊子是卖石头的,都是比指头大比拳头小的石头,大部分是各色的鹅卵石。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大石一文一块,小石一文两块”。因镇上就有书院,故而此处识字的人还是有一些。这些石头颜色都很漂亮,白色的、黑色的、米黄的、还有带着彩纹的。只是那些石头上不是有灰便是有泥巴,显然是才拣来不久的。芳菲挑挑拣拣,挑了一块拳头大小,在阳光下会泛出蓝光的墨绿色的石头,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孔雀石了。又拣了几块好看的鹅卵石,正准备走时又看见一块有金色斜纹的红色的拇指大的石头,上温润如玉,很舒服。芳菲在贾母身边当差,耳濡目染,对鉴定珠宝也有些心得。越是好的珠宝芳菲越是觉得舒服。这可能是与宝石的磁场和芳菲的神力情况有关。而这块石头起来比贾母最喜爱的翡翠珠串还要舒服。也不迟疑,当下就放进先前挑的一堆石头里。又找了一会儿,只有这一块有这种感觉,就付了钱,抱着一堆东西回家。
芳菲把东西放回房间,找了一个小小的青花瓷瓶把大丽菊了进去。青花瓷器配红色的花是芳菲最喜欢的搭配了。
然后才打了一盆水放在太阳底下,开始洗石头,没有了灰尘和泥巴,这些石头露出了美丽的色彩。那孔雀石左上是淡蓝色,右下则是墨绿,中间横梗着几条的黑色线条,很漂亮,赞时想不出做什么,只得先收起来。待全部洗完,芳菲另打了一盆水,小心的把那块红色的石头洗了。石头呈血红色,上面有三条金色的斜纹,在阳光的照下可清楚的看见斜纹一直透过整块石头在背面露出三点金色。石头呈水滴型,左下方与正上方各有一小孔。只不过正上方那一小孔是穿透的。那三道金纹则在左下方小孔处交汇。芳菲也不知道这有什么说头,只能猜测可能是翡翠,而且很希罕。芳菲用一绿色的线从上方的小孔穿好,贴身戴着放在里衣里。贾府的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保不住有识得的到时惹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