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道:“难为你了,既是亲戚,到时留他们在府里多住几天,也全了你们姐妹的念想。”
王夫人谢过老太太后,贾母又问:“你那妹妹不是一直住金陵的么?怎么会来京城的?可是出了什么事?若真是如此,我们也好帮些!”
王夫人心下不悦,脸一僵,王熙凤刚好看见,怕她说出什么不好听的出来,连忙接道:“这可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老太太转向凤姐,挑眉:“怎么说?”
凤姐道:“这还要从薛姨妈的女儿说起,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则自薛姨父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姨妈的儿子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姨妈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
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
芳菲看着薛宝钗,只觉得她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虽众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芳菲心下暗忖:“这薛宝钗到不像前世的人说的那样深沉,只是有些早熟罢了,再想到薛家那个样子,应该是被迫成长的。”一时便对她多了些怜惜。
一时热闹过了,便有前边的婆子来报薛安置在了梨香院,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贾母也就丢开不再理论了。
第六回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