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珛南爱咸口,不爱吃玉米饼子,**蛋饼子倒是接连吃了两个,启轩瞧见他爱吃,偷偷把海子面前剩下的几个**蛋饼子都挪到了他跟前,海子的自我感觉正在无限膨胀中,也没发现。
吃过早饭,启轩又揎拳掳袖的要去洗碗,安氏连忙按住他,今早经不住这小伙子的劝,让身为客人的他为全家做早饭,就已经不妥了,现在这小伙子竟然还要洗碗!哪有主人家叫客人洗碗自己在一边看着的礼数?不由分说夺了碗筷,拿到厨房去洗了,王珛南忍笑上前,拉走因为没抢到家务而一脸怅然的启轩,去了自己房间。
天气还冷着,海子和小溪在院子里堆雪人玩儿,王珛南和启轩站在窗户前看了半天,雪花自暗沉的空中纷纷扬扬撒下来,寒风里夹着杨花似的雪絮,迎面扑过来,冷意直往脖子里钻,兄妹俩玩了一会儿,扛不住冷,一人搓了个拳头大的雪球回灶间烤火去了,大门前留下湿淋淋一滩水迹。
王珛南的房里放了个炭盆,是用家里已经不能用的铁锅改造的,最底下铺炉灰,上面盖着从灶膛里铲出来的还燃着的柴火,快熄灭时往里头添点家里存下来的火炭就行。炭盆放在小木桌子底下,桌子四面盖了用破布头拼起来的毯子,这样不漏一丝风,盖住了火盆的暖气,一家人围着坐下来,脚伸进毯子底下,炭火烧得旺旺的,熏得人暖烘烘的,别提多舒服了。
乡下人家进入冬天之前都会存炭,每天做好了饭,从炉膛里夹出未燃尽的大块木炭,丢进一个罐子里,盖上盖子密封好,几天下来就能存上一罐子木炭,留着冬天烤火用,这里不像北方,有专门烧炭的土窖,大家对木炭的需求并不大,而且每天积一点,方便省时,还节约。
王珛南趴在小桌子上吃早上蒸好的烤芋头,进到冬天后,他才发现古代人民冬天的生活到底有多么闲适,白天除了三餐吃饭,就是小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大人们则你对我我对你坐在灶火前安安静静地烤火,时不时交谈几句,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小说,甚至连扑克都没有,要多无聊有多无聊。而且晚上天一黑,就吃饭睡觉,比钟表还准,一点娱乐活动都没有,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睡不着,只能睁着眼睛在床上干躺着等天亮,后来他白天尽量多和海子他们一起出去玩,活动量大了,晚上也睡得多了,这才好些。
不过这也是在家里衣食无忧过年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行,不然一家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每天对着屋外飘扬的雪花犯愁,谁还有时间去享受猫冬的乐趣?或者像王珛南这样,吃饱了饭嫌得慌还愁自己没事干?
以前冬天王家的日子还是很难过的,家里粮食不够,孩子们过年没有新衣服穿,薄薄的旧冬衣套在身上,也不敢放他们出去玩,怕衣服不够保暖会着凉。以往每年的年夜饭就是一顿青菜瘦粥,稀饭里加了糜,那一刀是王运财去隔壁村子屠户家买的,在菜板上剁了又剁,细细的刮下来掺进粥里,菜只有红薯、萝卜、白菜、芋头之类的便宜菜,给祖宗上供都不好意思,用黄豆换了些豆腐,才总算祭品好看些。
今年却与往年大不相同,还没到腊月,王运财就和安氏说好了,今年家里要磨一大整块豆腐,好做丸子、鱼丸子、绿豆丸子和糯米丸子,熬糖稀做切磨块,炸红薯干、麻花、猪耳朵,蒸一回包子,缸里还养着十几条鱼,今年年夜饭桌上总算能摆出一道“年年有余”了,猪到时候可以多称些,肥的炸猪油,瘦的留着煮汤做菜吃都行,本来大家都爱吃肥,油多,又软又糯,咸甜香滑,乡下人吃不起,肚里油水少,自然爱吃肥的。后来王珛南心做了几道小炒、青椒炒、蒜薹炒之后,王家人总算认识到了瘦的美味,这才摒弃了腻腻的大肥,改吃瘦了。
过年的吃食得准备好,大人孩子的新衣裳也已经备好了,不过现在启轩来了一趟王家,安氏心里暗暗计划着再做一套衣服,给启轩也换上,小伙子没亲没故的,一个人在那府里讨生活,也够可怜的,过年就让他来家里和自家一起过吧,反正他和小南也亲厚,看起来比亲兄弟还亲呢!
辞别(上)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