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欢沁记事

处境(1 / 2)

张家娘子看来是个热心的人,大嗓门离了很远还能听见:“客气啥,乡里乡亲的,你一个大男人要照顾家里也不容易,穆娘子我看身体一时半会恢复不好,地里都靠你呢,你放心,我有空就来帮他们娘俩做饭啥的…”房间里只剩下一个小男孩好奇的坐在床边看着弟弟。

欢沁看着坐在她身边安静盯着婴儿的男孩,叹了口气,一阵心酸。终归还是不是啊!悠然何尝有这么安静的时候?忍不住关心地开了口:“妈…哦,娘昏睡了很久,有些事情记不清了,你能给娘讲讲吗?”男孩很兴奋的点了点头,能够给娘讲点事情给他带来了骄傲感。“娘想知道什么?我都知道”欢沁想知道的很多,但是眼前迫切的是知道这家人的状况。清了清嗓子,就开始问起来。

欢沁终于肯定了眼前这个男孩不是自己的儿子悠然,他叫穆平。但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容貌让欢沁对这个孩子有种发自心底的疼爱。通过这个孩子的描述,欢沁总算是对这个国家有了一点了解,她本来以为这地方是宋朝,结果却似是而非。这国家叫大魏,现任皇帝是大魏的第二任皇帝,在位已经30年。历史上三国时期也有魏国,最有名的就是曹,但这里的皇帝却姓杨,而且这里的人衣着称呼明显和三国时前所去甚远。

在欢沁的记忆里,再想不出任何国姓杨还叫魏的朝代,看来这儿不属于她所能记起来的任何朝代。欢沁有些迷茫,穿越到自己稍微知道点历史的古代还好,穿到这么一个啥都不知道的架空时代她纯粹就是两眼一抹黑!各种风俗习惯好据她的常识看来应该和宋代差不多,让她这个现代人心里叫苦不迭,只能少说话多看多学,免得露出马脚。

现在这个季节是初春,平儿说是二月底,年过完一个月正是农忙的时候,欢沁心中有数了,这里用的农历,也就相当于现代的公历三月份。这家人姓穆,是6年前搬到这的。穆平今年5岁半。老二就是这个吃的婴儿了,还没有起名。欢沁有点惊奇这个男孩居然年龄这么小懂的却不少,问他,他有点害羞的说:“都是爹爹教的,爹爹还教我写字来着。”说完还跳下床从一个小说桌里拿出几张一看就不是很好的纸,有点不好意思的对欢沁说:“这几天我都有坚持学的,娘看!”

看着手里的纸,欢沁喝了声彩,以穆平这年龄来说,这字写的很不错了。微笑着表扬了他。男孩腼腆的说:“比爹写的差多了!”

欢沁微笑的对他说:“以后你多练练,自然也就写的和你爹一样好了。娘累了,平儿出去找爹玩好吗?”

穆平体贴的替她和弟弟都盖好被子,说:“吃饭的时候我叫娘,我才不和爹玩呢,我去找隔壁的小虎子玩!”说完就蹦蹦跳跳的走了出去。

欢沁躺在床上无法入眠,她得理理思绪,既然决定了短期之内不走,就不能让人家看穿她不是本人。这个国家怎么样她这小老百姓管不着,但得先考虑这家人的情况。

从平儿刚才的话听来,从他出生有记忆就在这,但是同时他又告诉她,他们不是本地人。那么他们是哪里人?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欢沁很疑惑,从平儿的话和写的字看来,他这个爹绝对不可能是一般人!这点从张大嫂的称呼就能看出来了,她叫他“夫子”,夫子在她的印象中应该是老师的称呼,但是也不一定,据说也有统称有文化的人叫夫子的。再加上这家男主人给欢沁留下的斯文印象,欢沁觉得这男子八成是个饱读诗书的人。

但是一个读书人怎么会跑到这么一个农村当农夫的?古代不是最重视读书人吗?还有个说法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难道他是被贬的官员?再转念一想,这些都和她无关,她只要把两个孩子照顾好就行了,等到孩子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她还是哪来哪去的好,嘴边挂了一朵苦涩的笑。

虽然暂时不打算死了,她的痛苦烦恼却依然存在。也不知道是传说中的灵魂和身体融合过程艰难,还是欢沁内心还保留着车祸那一刻的巨大疼痛,几天了这具身体欢沁就是无法自如运用!夜深人静时,欢沁默默的对身体的原主人说:“我相信你看到了你儿子的爱,如果你对这两个孩子有一丝不舍,就请你在天有灵保佑我尽快好起来,我会努力照顾他们到他们能保护自己的!”

冥冥之中也许原主人的灵魂真的保佑欢沁了,一个月后的一天她终于能够下地行走了。还是步履蹒跚,但总胜于每天躺在床上不能动。这段时间欢沁每天都在注意这里人的说话、行为还有礼节等等。但是她能交流的对象只有三个,平儿、张大嫂还有那个话不多的中年男子。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