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961年,在20世纪的中国及至世界的灾害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三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正好被刘爸赶上了,赶上刘爸这辈,是锦字辈,刘爸名叫刘锦程,刘家老大,也就是刘爸的哥哥叫刘锦鹏,都是希望家里鹏程万里的意思,估计要是有了三儿四儿,还会叫锦万和锦里呢。可惜谁知道刘爸和刘大伯出生并没赶上好时候。
三年自然灾害,人民民不聊生,虽然刘家吃上了商品粮,但是当时整个社会都是大饥荒,刘家又没有存粮,日子过得极为艰辛,所以本不该记事的刘爸,年幼小小的心灵里就知道一个字:“饿”。刘爸是1959年冬天出生的,从秋天起,农村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农业歉收,但是那当官的却缺少虚高报道的粮食产量,导致国家据此征收的公粮数量增加,这样的恶循环导致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农村的粮食欠收,国家的储备粮也不完备,直接的结果就是采取了粮食供应的低标准,即全国各地按照工作质不同采取不同的粮食定量标准,刘家只有刘和刘爷爷是商品粮,可以享受这个定量标准。刘大伯和刘爸年纪小,本够不到领粮的标准,家里只能靠着刘和刘爷爷领的一个月50斤粮食过活。可是刘爷爷当时不到三十正是能吃的时候,这些粮食哪够一家人的口粮呢,加上环境越发的严峻,几个月都不见下雨,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这刘家的日子越发的难过。
祸不单行,兴许是日子艰难,刘爷爷的坏脾气也爆发了,每个月底,家里基本都没有存粮了,加上刘还是喂刘爸,所以有时候总给自己开个小灶什么的。按说刘之前在家里是老幺,也是个不受气被人宠的,之所以跟着刘爷爷过,那也是因为被刘爷爷的花言巧语和年少时那些梦幻的少女心事所诱引,她自我惯了,所以凡事都只为自己考虑,从来不管别人的喜乐。这也是为什么刘家之前那位自杀,她只是别扭了一会儿,就慢慢放开嫁给刘爷爷的原因。她一直觉得自己找到刘爷爷这个有文化会写字的翩翩君子,以后就可以过着琴瑟和鸣的好日子了。
1961年的春天,刘爸也断了,刘偏疼小儿,为了给2岁多的小儿子补充营养,拿出了家里之前存着的5张票去街上给他买了1斤五花,寻思着给孩子做碗红烧,解解馋,买回来之后,刘打发大儿子出门玩,偷偷在家里做起了红烧,要说1斤,真真是一小块手掌大小,刘做好自己吃了2口,全喂给了小儿子。刘爸大口吃完碗里的红烧,看着刘说:“妈,我还想吃。”刘***泪哗的掉了下来。
当时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才6块钱加上20斤粮票1张票,而且乡里还经常拖欠,有时候几个月发一次是常见的,加上当时自然灾害,刘家已经1年没拿到钱了,而且当时每张票只供应0.2斤猪,刘这次买的一斤就花了之前存的5张票,家里还有5张是留着节庆时候供祖宗的,刘看儿子那双大眼盯着自己看,一狠心,拿着票全换成了猪,一次给刘爸吃了个够。
当刘爷爷回到家,看到压箱底的票全没见了,问了刘知道全给小儿子买了,刘爷爷变拿起了家里的柴火棍朝刘身上挥去,刘啥时候见过这阵仗,当下便大哭起来。由于刘平时自诩为文化人,那骂人的话是一句也不会,只能听着刘爷爷边骂边挨打,心里那叫一个恨啊。可是自己也不是农妇,身上本没有什么力气抵抗,只能默默垂泪挨打。
自那以后,挨打变成了刘***家常便饭,一有不慎,就被刘爷爷毒打,两个儿子年纪小,每次刘挨打之后,只能抱着小儿子哭。真正让刘下定决心跑的是有一回,刘爷爷还要打刘,刘爸见状咬了刘爷爷一口,结果被刘爷爷一巴掌扇到了案板边,刘爸的头瞬间出了血。刘抱着小儿子大哭,这就是自己的命啊,遂下狠了心要回娘家,反正现在这个民办教师当着也没啥意思,乡里已经1年多不给工资了,还不如回到娘家跟着父母,起码也不受气。虽然刘也知道,现在村里饿死的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自然灾害加上天气无常,村里有余粮的农户也不多了,但是刘总觉得,饿死也比打死的强。于是刘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出走,带着小儿子,把大儿子留给了他爸,包袱款款的回娘家了。
第1章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