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一家五口人挤在不足20平米的一个小屋子里,没有电灯,也没有余粮。什么水果什么,连白面、豆腐都少吃,产妇吃个**蛋都要凭票购买。平日吃的是红薯面馍,穿的是布旧衣。看的是语录,听的是广播。
现在生活好了。在国内,要什么有什么,瓜果蔬菜、牛点心,物质极其丰富;晶电视、电脑网络、书籍杂志,神也不贫乏。家里更是感应电灯3g电话,楼上楼下,儿女们都买了一两百平米、上百万的公寓洋楼,开了二十几万的汽车。就连家乡大侄女儿金花,也在农村承包鱼塘、种大棚菜,发了大财了。
这要搁三十年前,宛珍想都不敢想。从没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能过上这么幸福富足的生活。
有时候老两口相对而坐,忍不住打心里感叹,人穷,不能无志;人富,不能忘本。没有政府没有党,象自己和丈夫这样,父母早逝,无家无业的两个人,哪会有今天的福享啊。这样的日子,比过去的皇帝都享福。善良的宛珍,心里满溢着感恩之情。
昨晚李可晚饭时跟艾丽丝商量,想调回中国去。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快,教育好,不但适合李可这样奋斗的年轻人发展,也适合李禹(李可之子)这样的小孩子成长。
艾丽丝开始没同意,但自从看了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又在网络上了解了现在国内的现状;前段时间,通过视频,看到姐姐李洛在北京买的房,房内的美绝伦的装修,房外小区优雅的绿化,以及小区内配套的国际幼儿园、国际会所等,不禁也有一点心动。
如果儿子一家能够回国工作定居,自己就能时时陪着儿子孙子了。不用象现在这样,来一次最多只能呆三个月。
宛珍遥想着家乡,梦想着儿子一家回国定居后的日子,不禁舒心地笑了。
第30章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