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正在擦眼泪呢!听了这话瞅着英濂笑道:“这样就累着了?等过两年你自己做了新嫁娘看你怎么办!”英濂低头做矜持状,心里无比怀念前世的裸婚。
这时张秀姐道:“其实一辈子就嫁这么一次,即使再麻烦又有什么呢!”王小婉也在一边附和。
李母道:“哟!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嫁给我们家阿贵的时候可不许抱怨!”张秀姐是真的面皮薄,双脸酡红,头都要埋到口了。英濂却看到王小婉一脸瞠忪。李母也不在打趣她,出去招乎宾客了。只留英濂她们几个说话。
一直到大约三点的时候那些宾客才散了去。留李华芳的兄弟并几个亲戚留在家里。李母、李捕头、英濂她们三个并一些李家的女亲戚赶到冯家。英濂她们去一是去作客,二是去给新娘撑场面。而李母和李父则是去帮女婿的忙的。冯家没有一个主事的,亲戚也单薄,若没有李家这婚礼估计也办不下去的。当然这也是李家答应这亲事的重要原因。亲戚少就代表门户干净,也没有公婆,一嫁过去就可管家,不用立规矩。自古媳妇最难的就是与婆婆的相处,这是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是真理的。
李捕头思及女婿以前的荒唐名声,想了想,请了一大帮处的得好朋友。连整个衙门都请了去。后来贾雨村也跑去凑热闹。想一想也不太意外,贾雨村才来应天府一年不到,必然要与衙门中各人打好关系。而李捕头算得上这衙门中资历最老的一个了,金陵各处他也熟得不能再熟了。只这样,真是给足了冯家和李家的面子。
晚上,新人拜堂时,果有来闹场的。几个人,都是十几岁的少年。虽轻狂,却也是知道官中人不好惹的。见到婚礼上多是衙门中人,又想到新娘是李家的人,也知道自己闹不起来了。一切都已成定局,只怕以后也不会有机会。几个人在还没拜完堂就灰溜溜走了。
等拜完堂,英濂三人才散了回去。毕竟天色已不早,封氏早使了轿子来接英濂。张秀姐的父亲也来做客,会和父亲一起回去。只剩王小婉是一个人,看她形单影只的样子,英濂一时起了怜惜之意。便问她家在哪里,王小婉说了。英濂忖度着不需要绕太远,便请她一起上轿,先送她回去,在回家。
只到了王家,看到她家灯火全无,才知道她父亲陪她母亲去外婆家探亲了,家里只她一个。英濂心软了,忍了忍,没忍住开口邀她说无事的时候去自己家玩。两人才散了。
新嫁娘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