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送餐
九月份的时候,安晓光一家三口就不再来店里了。桃源又多请了一个服务员和,早班杨荔负责,安鸿飞和白又晨依旧是下午才来。杨荔建议说店里的服务员赵小玲机灵勤快,可以试着提拔她负责晚饭。这样两位老板只需要每日来转一圈就行,可以腾出时间做别的。
安鸿飞是想循序渐进的,开业才几个月,这么快都交给别人管他不放心。不过杨荔的话他也不能一口回绝,只说可以考虑。如果他预料到这个“考虑”给他带来的灾难,就会在此时拒绝了。
周丁灿夫妇经常来吃饭,听他们说张大婶的托管中心办的很不错。高中课程忙,晓光不像安楚那样周末双休。开学后这一家三口就很少来店里了。白又晨一直在学习,九月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就要开始了,报名之后他就决定要一举拿下。
安鸿飞空闲的时候也会考虑下一步的发展,心里隐约有点谱,只是还想找人商量一下。于是给纪云打电话问了问s市写字楼送餐的情况。这个想法是开业前白又晨提出来的,只怕他以及抛在脑后了。安鸿飞却一直在等待时机。
纪云果然给了好建议。现在有个概念叫做——中央厨房。是指不租赁临街店面且只做外卖生意。她在s市就经常叫这样的外卖,每天都三、四种套餐,两种更新一次菜单。外送时有专门的餐盒、保温措施,饭菜送到的时候不会有泼散的状况,也还都是热的。卫生方便还省事。
安鸿飞也观察过店里的情况,平时午餐上座率不算太高,要外卖的人也不多。主要是桃源价位偏高的,谁也不能天天吃炒菜。套餐也许可以做。趁热打铁又找杨家兄妹商量这个事,当然也说了一旦做的话厨房员工都是要加薪的。
杨荔计算一番,说可以尝试,毕竟这个项目投入不大,万一不成也亏不进去什么。还提议按送餐次数或者份数给服务员提成,不然没有送餐积极。
于是安鸿飞又让白又晨抽空找找纪云说的环保餐具及保温送餐包的信息。
跟张大婶说这个事的时候,安晓光在一旁说这个算安鸿飞和白又晨两个人的,不必计入桃源的收支。看来是这孩子不想太占便宜,只需要自己该得的那一份。安鸿飞也不想多说,这一家都太好面子。
好在k城不远就有个生产这些环保餐具及保温送餐包的工厂,安鸿飞特意去考察。为了谈妥各方面问题,还在那个小镇住了一晚。为了将价格谈下来,安鸿飞暗示说自己这只是一个试点,做得好了可能会更大量的订货。发挥砍价强人本色,最终以非常优惠的条件签下了供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