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元此次前来不是一个人,妇人和独子宋爵已经被安置在集市上的客栈之中,只因宋家大宅也在这场大水中被冲垮了半边,正巧是宋飞元的宅邸。宋飞元近日刚在关外买下一座金矿,一人独撑买卖已经是件吃力之事,没有心情再去理会修宅之事,宋家兄弟一向和睦,其余三兄弟眼见弟弟辛劳便主动提出自出腰包为弟弟修宅,宋飞元左右推辞不过,便只得应了,带着媳妇儿子赶赴永宁镇。宋飞元此次要亲自到矿上监督开采事项,媳妇王氏同谭夫人乃是多年好友,便想着让媳妇和儿子暂住在谭家,怎料衙门也被大水一冲而散。
宋飞元眼见衙门被冲毁,便不好意思再提妻儿暂住之事,一席酒吃到一半,谭老爷还是糊里糊涂,不知宋飞元此行目的,还是谭夫人聪明,明知宋飞元这样的大老板不可能亲自来送一个应景的红利,便去王氏那里套话。宋夫人王氏出身将门,最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子,委婉又不似求人般将家中暂时的为难道给谭夫人听,话还未说完,谭夫人便主动邀请宋夫人和儿子来衙门暂住,王氏微微一笑,道:“如今衙门已经被水冲毁,未知谭老爷家中如何安置,又如何敢来打扰。”
谭夫人也随之一笑,道:“嫂子多虑了,我们大人在永宁镇各处巡查,每日忧心民生,为办公方便置了好几个宅邸,如今也有冲毁的,也有还能住人的,嫂子若不嫌弃便留下来,我差人去打扫晚上便可入住。”
王氏见得偿所愿,也不推辞,料想宋谭两家如此交好也不需多说,便拉住谭夫人的手去和相公说话了。谭老爷得知宋飞元将妻儿托付给自己夫人,深感和宋飞元的感情更进了一步,便忙派人去打扫位于永宁镇西部的外宅,这宅子距离唐家,不过才隔了一条长街。
两个月后,唐家的宅院已经盖得有些样,正房三间大屋加两间耳房全都完工,砖木结构,墙用磨砖砌成,屋上覆盖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全用青灰抹顶。整个墙砖都用石灰加入沙子、麻刀以增强强度。唐老大还在石灰里加入了红糖、糯米等制成三合土来巩固外墙,因为他听说衙门重建就是用了这样的技术,才能保证未来不再坍塌。
正房盖好以后永宁镇已经入秋,唐家早从山洞中搬下了山,如今一家上下十几口人都挤在正房里,老两口睡正房当间的大屋,即主房。唐连枝和唐老大两家因为人口多而住在左右两间偏房,只有三口人的唐老二和唐老三挤在耳房里,本该堆在耳房里的粮食仍然储藏在地窖中,偶尔也有外地流浪过来的人想要到地窖里偷些吃食,都被忠心耿耿的唐家旺给咬出去了,唐老爹时常在院子里捡到那些流浪汉丢下的偷盗用的锄头等工具,兴冲冲地拿到集市上换茶喝,发展到后来,唐老爹每天盼着有人来地窖里偷粮食。
唐家盖完了正房便放慢了脚步,开始下地清理田地,为种小麦做准备。物价因两次灾难而飞涨,唐老二只得入关去贩货,顺便带一些种子等归家。唐家上上下下都换上了夹袄,因为一直盖房金老太破例让唐老二带些钱多买几匹布归家给家人做衣服,李巧娘等媳妇便不用每天披星戴月地干活织布。因为是大水后第一次去贩货,唐老二被嘱咐带的东西尤其多,唐老爹要的茶叶、唐老大要的铁锯,李巧娘要的作料,石真真要的皂角,唐老二心说这一趟去还得雇车回来真不划算,但想到物价如今涨得没个样子每样东西揩点油大家也无法察觉,便自觉去身上有了干劲。
唐老大这半年一点儿别人家的活都没接,只为自家打了木床、桌子、衣柜,劳了半年黑瘦了许多,金老太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便暗中嘱咐李巧娘到集市上买几只**,家中养**便可得蛋,每日就可给唐老大炖两个蛋补身。各家媳妇看见金老太和李巧娘商量养**,也都掏钱表示愿意一起养,金老太想养**也是养,养猪也是养,便让唐老大搭了**窝猪圈和牛棚,拿了三两银子让李巧娘到集市上买了两头牛,两头猪仔和六只**。唐家的小日子,在洪水将宅子一冲而走之后,此刻算是彻底恢复了。
唐家人齐心起新房,宋家子再到永宁镇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