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铭请村里的张木匠有做了50个小木盒,自己则加紧制作肥皂,好在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做起来倒是熟练很多。刘景源蹲在一边看着杜伟铭折腾这些东西,最后好真给他折腾出来了香皂。香皂和润肤油他也用过,效果很不错。忙碌了两天就把香皂搞定了,等东西晒干成型就行了。
杜伟铭自己的字还不行,就把买的纸笔找了出来让刘景源把使用说明给写上。自己就忙着去田里浇水了。好不容易得了闲,杜伟铭想到自己还把好多橄榄放在地窖里,天气也暖和了,就把这些橄榄都挖了出来,一小部分做了甜泽橄榄和橄榄菜,沿着屋后埋了一排,这些等天热再给天香楼送去。回来的第二天已经挖了年前腌制的橄榄菜和甜泽橄榄给天香楼送去了。大部分橄榄,杜伟铭还是用来做橄榄油了。刘景源是第一次看杜伟铭做橄榄油,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最好还真的弄出油,刘景源觉得非常好奇,伟铭才十三岁,怎么懂得做这些东西啊。忙碌了几天,杜伟铭又榨了差不多80斤的的初榨油和45斤的榨油。上次做的香皂和润肤油大概用了5斤的初榨油。因为还送了一部分给村里的,自己也留了一些。这次的80斤初榨油杜伟铭好好的收起来放在了里屋和上次的油放在了一块,这是今年赚钱的本钱了。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倒也过得挺快。杜伟铭把那些花种什么的都种在了屋前,这些日子也已经发芽。两人总算找了半天空,在屋前把桌子凳子搬了出来,晒晒太阳。刘景源把上次杜伟铭买的茶具拿了出来,泡上了一壶清茶,两人坐着聊天。
“伟铭啊,屋前这片地你怎么没种菜,种了那么多花啊。”
“以前就喜欢养花,现在有机会就种点,我想把花收集起来做些其他的东西。”
“想做什么好东西啊?”
“没想好,等花开了试试,看看能做什么吧。”
杜伟铭其实心里有些想法,但是自己只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这边器材不全还不知道能不能实验成功呢,就先不和景源说了。
榨油剩下的橄榄渣,大部分都送到了天香楼去了,又得了1400文,这次杜伟铭是让刘景源借了车两人自己送过去的,顺便也把做好的瓷瓶取了回来。杜伟铭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要买一头牛或是一头驴了,不然上镇太麻烦了。马是不用想了,牛在农村可以算是大件了,一般有头牛,那就是家里的一半财产了。去打听了一下牛的价格,价格是从5贯到7贯不等,小牛则便宜一点,差不多是4贯左右,母牛则要贵一些。10两银子就是10贯钱,家里所有的财产一共是10两银子和3贯钱。10两银子还是刘景源的,买牛就要和他商量一下了。
两人讨论了半天,觉得还是买一头母牛比较合算,又能耕地,又能赶车,如果情况好的话说不定还有小牛犊。两人又去了一次镇上,买了一头母牛,好说歹说以6贯500文的价格成交。家里的财产也去了一半了,又买了一辆好的架子车,花了500文,总算是赶着牛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