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上午就到这里为止。徐东海话虽这么说,却没有半点动身的意思。
高见成张了张嘴要说什么,最后还是闭上了嘴,一声不响地走了,大概还想说吃饭的事。
听着高见成的脚步声远去,徐东海问杨德水,德水,越州有什么小吃?
这话问得有点突然,杨德水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开心地说,越州的小吃多着呢,譬如鱼虾鲜笋,虾爆鳝面、猫耳朵、虾肉小笼包等等,而且有三个特点:一是取料于当地,并往往与太阴湖名胜相关联;二是按岁时节令,每个季节都有时鲜美味;三是历史悠久,多伴有传说。他边说边掏手机准备给郭继永打电话。
徐东海又问,你会开车吗?
杨德水赶紧放下手机,点头说,没问题。
徐东海说,那就不要惊动小郭了,你带我去就成。
徐东海要他带路去吃小吃,这说明自己的工作被他认可了,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杨德水当然高兴,可心里又犯愁,自己没开车过来,上哪弄车呢?既然徐省长决定了,他当然不能说没车,当即表态,那我先走一步,把车开过来。
路上,杨德水想,省委政策研究室到是有几辆车,以他现在的身份,只要开口,谁都会痛痛快快地把车借给自己。可他不想向原单位借车,传出去不好听,刚当上省长秘书就了不起了,就飞扬跋扈了!向肖建国借,应该没问题,他是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安排一辆车简直是小菜一碟,可合适吗?吃小吃,本来是件十分平常的事,可这事落到省长头上就很不平常了,开着公车去很容易被人认出来。徐东海不让自己联系郭继永,显然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最好是开私家车出去,而且车子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既不显山露水,又能保证徐东海坐在里边自在舒坦。等电梯的时候,杨德水心里把熟悉的有车的朋友翻了一遍,都觉得不可行,不是车子不合适,就是距离太远,急得他抓腮挠耳。
作者题外话:亲爱滴看官们,敬请收藏、推荐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