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天明吉时,一般一百零八名青衣请灵,贾赦、贾政、贾珍、贾宝玉并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凤姐、探春等率领家人、仆妇,都送至铁槛寺。是日,丧仪辉耀,宾客如云。各色执事陈设,接连一带,摆了有七八里远。送殡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涌往铁槛寺,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
贾府虽已经衰落,这表面上的架子还未甚倒。不明就里之人仍不免感叹这葬礼之奢华气象远非一般人家可及。林黛玉在贾母灵前哭了一场,并未跟随送殡队伍去铁槛寺。紫娟扶她慢慢走回潇湘馆,路上忽然飘起雪来,纷纷扬扬从天而降。林黛玉驻足看了片刻,紫娟便催促她赶紧回去,免得受了风寒。
至晚间,尤氏带了探春回府。其余人等仍在铁槛寺守灵,只待满百日后才扶柩回籍。这期间宁荣两府便交由尤氏一并打理,王夫人又托了薛姨妈帮忙照看着荣府。宝钗自在家里待着,轻易不出门。大观园仍是探春管理。宁荣二府的下人多随侍到了铁槛寺,家中人客稀少,倒也相安无事。
林黛玉只在潇湘馆养病,这病却一日重似一日。探春不时过来探望,说些话开解于她。这一日林黛玉强打着精神说道:“三妹妹,我这身子我自知道,是不中用的了。只不知能否撑到你出嫁的日子了。”说着又咳起来,直咳得面红耳赤。探春触动了心事,眼见林黛玉这般光景,也止不住滚下泪来。
正文第二章穿越
又过了些日子,众人扶柩回府。贾宝玉多日未见林黛玉,心中甚是挂念。一溜烟往大观园跑去,却被看门的婆子拦在了门外。其中一个婆子说道:“宝二爷,不是老婆子不放你进去,而是太太有令,我们做下人的不敢违犯,二爷还是请回吧。”
宝玉无奈,又不敢找王夫人理论,只得恹恹回到绛红轩。长吁短叹一回,想捎个信给林黛玉,又无个可靠之人。自从晴雯抱屈病逝,芳官、四儿一并被驱逐出府后,宝玉周边早是袭人一手把持。这袭人一心盼着宝钗做宝二奶奶,对林黛玉自然防范甚严。
王夫人回府后,便与薛姨妈做一处商量。只等孝期一过,即让宝玉宝钗成婚,了却一桩大事。宝钗坐在房内,放下手中尚未绣成的荷包,怔怔出了会子神。关于她的婚事,她看得很清楚。贾母在时,她绝嫁不进贾府。只是贾母顾及贾妃的想法,没把黛玉和宝玉的亲事定下来。
贾妃、王夫人也不得不考虑贾母的态度,两方僵持不下。生生把宝钗拖成了老姑娘。宝钗原不是非宝玉不嫁,但她也是身不由己。她纵然不为自己计算,也要为家族着想。碰着这么个兄长,偏又娶进这样个嫂子,她是有苦难言。如此一来,嫁进贾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林黛玉的病情仍无好转,终日卧床不起。大家都知道不过是拖延时日罢了。王夫人每日仍殷勤请医延药,却绝不亲去潇湘馆,只说见了彼此伤感,不如不见。况且邢夫人已迫不及待向她发难,要求接过掌家之权,她对这个妯娌颇感头疼。
凤姐儿夹在邢王二夫人之间,难于做人。贾琏每日里不着家,回来也只知要钱,对凤姐没有半分柔情,嘴里尚说些冷言冷语。凤姐心中便积了气,平儿只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