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最后就诊的那家医院,现在想来,就是家黑心医院,不仅没有做出正确的诊断,于飞家人,还在那医生口若悬河信誓旦旦的保证之下,完全听信了医院的安排,停掉了原来的药物,这使得于飞的病情,进入了恶化。面对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急转直下的病情,医生开始敷衍塞责,每天只会空洞地保证,很快就会好转,但对于到底是什么疾病,始终没给出明确的答复。到了后来,由于无法自圆其说,禁不住责问,医生转而有意回避,很少露面。于飞家人想要转院,无奈最后的一些医疗费,已全数交到了这里,无法退回,突降的冰灾,更是使得于飞和弟弟困在那里,进退不得。
即使是在那样的境地,于飞承受的,是身体上钻心的疼痛,心情上焦灼的等待,夹杂着愤怒和后悔。这一切,是难以忍受的痛苦,但至少还有期待。而现在,于飞很清醒地认识到,到了这个状况,即使是继续治疗,恐怕也是回天无力了。每天钻心的疼痛,已转为毫无知觉的麻木,僵硬的腰腿,已经完全不能活动,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一个残酷的事实,渐渐清晰地摆在了于飞面前:自己,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废人了。
每个身处绝望中的人,都曾想到过死,于飞也是一样。可就是死,对于飞都是个难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如何去死?他曾经真的试过,要把自己掐死,但这只是个苦涩的黑色幽默,最后无果而终。只有不吃不喝,把自己饿死,渴死,还算靠谱,可这又谈何容易。于飞心里是决意不想进食的,可为了不让爸爸妈妈伤心,他们每次喂他的时候,又只好勉强吃下去。于飞.躺在床上进食,吞咽困难,爸爸就搅米汤给他吃,有一次,喂着喂着,爸爸的泪水,就滴到了他的脸上,此情此景,更是令于飞心中不忍,只好一次次张口,任爸爸喂给他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于飞心中早已了无生趣,却又求死不得,每天度日如年,心情,是真真正正的比绝望更绝望。
爸爸再次给于飞治病的计划,一拖再拖。在把于飞接回家之前,家中的积蓄早已花光,且已债台高筑,出了正月,没等爸爸再去筹款,债主倒是纷纷先登上门来。家中早已空空如也,爸爸百般周旋,烦忧不已。众多亲友,也是借怕了,路上遇见,匆匆打过招呼,便不愿多谈,生怕于飞爸爸再来张口,即便是有事通个电话,也是草草挂断。爸爸妈妈无计可施,每天相对无言,沉默悲哀。
爸爸妈妈其实早已看穿于飞求死的心思,但也没去点破,他们深知,这种痛苦,岂是仅仅开导几句,就能解除。只好装作不知,依旧每日喂水喂饭,悉心照料,一心指望能靠时间,让于飞渐渐平静。为了让他打发时间,他们在于飞的房间,放了一台小小的电视,和一台简单的音响。这让于飞每天的生活,开始有了一点点的变化。
☆、于飞的执念
于飞爸妈怕于飞寂寞,也是为了分散他注意力,给他添置了电视和音响。这给于飞的生活,一点点地带来了变化...
于飞自幼喜爱音乐,也有很高的音乐天份。这可能来自妈妈的遗传。妈妈当年是公社的宣传队长,对山歌,没人比得上她,在家的时候,没事时也喜欢时时哼唱,于飞耳濡目染,打小就学会了很多歌曲,对一切音乐的事情,都很着迷。
于飞对面山坡上的一户人家,一位叔叔喜欢吹笛子,干完农活,吃过晚饭,每每就来上一两曲。悠扬的笛声,常常于对面黑黝黝的山坡,点点灯火之间袅袅传出,和着蝉声蛙鸣,在夏夜的山谷中回荡,飘散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于飞每次,都听得如醉如痴,也常常跑到对面山坡看叔叔吹笛,拿着笛子把玩。玩儿着玩儿着,有一天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