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跑道上

分卷阅读49(2 / 2)

国青队还挺重视陈焕之,到了田径训练基地领他们参观一圈,就像是当初刘鑫源领着陈焕之参观省队的流程,宿舍两人间,同屋就是苏圆圆,全套运动装备统统发的耐克,可不是赞助江省田协的国产品牌,最后领到食堂,这就不分冠军灶不冠军灶了,除了国青、国少队,国家队里谁不是三两个全国冠军在手啊。不过徐指导还是照顾她,让她直接跟着成年组国家队一起吃。

第二天的时候徐指导亲自把她和刘鑫源介绍给各运动员教练和各部门,尤其是同为短跑项目的其他国青队成员。

除了老熟人苏圆圆和这回跟着来的黄教练,另外还有三人,一个叫郑春莎的小姑娘,也是主项100米,才16岁,因为天赋卓越从14岁就进国少队,现在又提前进了国青队,因为年纪小人也没长开,整个人看起来文静又内向,简直不像个运动员。另外两个张曦和袁莹则是主项200米,同时还要参加4*100米接力。

除了自带教练的苏圆圆和陈焕之,剩下三人都是统一一个教练指导,他是国家队刚刚聘请的一个外国老头,姓加里,听说曾带出过两个世界冠军,现在年纪大了来这里发挥余热顺便赚退休金来了。而国家队也非常地物尽其用,除了青年队的人还计划让他适应后把一线队也接一下。

老先生是个黑人,非常热情,一见苏圆圆和陈焕之就一脸惊喜的表情凑上来叽里呱啦一大通,他说话节奏又快口音又重,旁边翻译一脸痛苦,都有点跟不上节奏。

陈焕之半年多前的吃饭本事还没忘光,跟苏圆圆说,“加里教练让咱们去做测试,他说他期待已久了。你之前没测过?”

苏圆圆耸肩,“我上次来集训的时候还没换教练呢。”她惊讶的是,“你英语真好。”

陈焕之淡定道,“我半路出家来跑步的嘛,英语课代表呢。”

苏圆圆和陈焕之一起被指挥着各种贴着电极片做测试项目,而号称两个月后要跟她一起滚蛋的刘鑫源拿着自己昨天晚上按照陈焕之要求连夜修改了的训练计划去找徐指导报备。

面对理所当然的质疑,刘鑫源说得掷地有声,“这孩子就是我这么训练出来的,这样就是能出成绩!而且那种传统训练方法,就是有问题。”

“咱们最近几届世青赛得奖牌的运动员,各个项目加起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吧,按说这些人都该是又有天赋又肯苦练的佼佼者了,那他们能在国内保持10年以上领先状态的有几个?有3个吗?外国的顶级运动员哪怕是短跑这种吃身体的,也能保持竞技状态到30岁以上了,可是咱们呢,这些年轻人大部分到了二十三四岁状态就保持不住,二十五六岁就退役了。这根本就不正常。”

“要是别人那不往狠里练,出不了成绩,咱们这是没办法,国家养着咱们就是要出成绩的。但是陈焕之不一样,她就是下一个李雪茹,她在不过度训练的基础上也能出成绩,而且是好成绩!我也执教十几年了,经手的孩子总有一二百个,再没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