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太丧了,感觉简直微地狱,所以就撒点小糖,嚼点小甜饼啦~哎嗨~
----------------------
感谢:
第70章将军威武070
就在江俊等人跟着西路征虏军拔营继续西行的同时,诚王凌华带领的征虏中军和白溪带领的征虏东路军两方,也先后传来了战报。
肃北候方兆伟在黄浮川一役胜得漂亮,折损了戎狄大将束鲨、太尉呼赤尔不说,更让大戎国的图门公主,确实重新调拨、增加了羽城各塞的兵力。
凌承的计划是:中军扬言急趋言城,实则缓进、诱敌出而杀之。方便东路军奇袭言城,最终夺取言城。至于西路的上官尘,则是疑敌之计,使大戎将领不知其用。
肃北候阴差阳错一场胜仗,倒确确实实起了疑敌作用。
因此,中路军在九月廿三日进至燕境内,凌华以骁骑营为先锋,先出玉堂关,败戎狄翟王霍哈撒于辽河,斩首三千余。
九月廿四日,又败霍哈撒于西林河。
因为西路军的疑敌牵制,戎狄不敢妄动,中路军大胜,霍哈撒遁逃,与戎狄大将葛朱野联合,在岭北瓦岗寨一带拉起了一条防线,以御征虏中军。
凌承信任的手足不多,诚王凌华建得如此功业,自然大加赞扬。
然则,凌华其胜,其中包含着一重偶然。
若非肃北候大胜戎狄兵将于黄浮川,牵制了戎狄的主力,让图门公主和几位翟王不敢妄动,凌华带领的中军便不会胜得那么顺利。
江俊看得清楚,可凌华却看不懂。
他一个从没有带兵上过战场的王爷,凭借一腔热血、头一次上战场就获得如此功绩,更被皇帝褒奖,身边若再来两个阿谀奉承小人的话——
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必成定局。
原本按照凌承的计划,中路军此刻应当停留在原地,至多缓慢前行。让西路军先动、吸引了戎狄的主力后,再由东路军奇袭言城,一举攻破大戎主力。
然而凌华从不是个冷静的人,天潢贵胄、又是面对手下败将——
十月初一日,中军至岭北,轻敌冒进、骤然交战。被葛朱野同霍哈撒带领的大戎军几百,死伤万余人,被迫敛军守塞。
这些,都同江俊所料不差。
剧情里这一战三路征虏军各自为战,中军诱敌不成反而被歼灭,白溪的东路军原本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却因中军的惨败,而拖延不敢上前,停在了杀狐口。
现在这场战役虽然提前了,可战局上中路军和东路军的战况,却并没什么变化。
现在上官尘这边既然已经成功疑了大戎敌军,那么便不能停歇,须得直奔大戎军驻扎的四海冶府,才能确实让大戎军信服。
因此段恩绝和江俊都以为徐流此地不宜久留,此地水草虽然丰饶,但乘胜追击兵家常识,他们此刻若停下整军,只会让大戎瞧出疑敌的端倪。
因此,上官尘带领着众人急行军,从早晨拔营起,一路往西北,日暮时分便赶到了迎恩堡附近。
迎恩堡是大戎兵力布置较为丰厚的地方,上官尘也不冒然上前,只吩咐众人在一处小丘后隐蔽处安营扎寨,暂缓前行、养精蓄锐。
在扎帐的时候,段恩绝的小厮又来了,这一次他倒是没有抱着多余的东西,只是还是那副小心翼翼的模样,远远给江俊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