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已经处理完毕,赔了3万元给学生家里。”
林建军有点不明白,周海山为啥说得如此具体,他虽然分包五中,学生死亡却与他毫无关系,如何处理也就不需要关注,林建军斟酌的说:“现在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只要学生在学校里出事,就要学校负全责,学校害怕闹大了,有损声誉,往往只能忍气吞声。”
“五中太乱了!”周海山大声说,“这次事故算是偶然中的必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五中必须要严格整治,换一换风气。”
“关振涛不再担任校长职务,只担任党支部书记,到学期结束退二线,五中校长的职务出现了空缺,我推荐了你到五中担任校长职务。”周海山说,林建军很惊讶的看周海山。
“五中不是要被撤并到一中和三中么?”
“之前有过这个提法,但一中和三中教学资源有限,现在已经超额招收学生了,未来几年内不会合并五中,你不要有这个心理负担。”周海山说,“建军,这次是你的好机会,我做了很多努力才给你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谢谢局长。”林建军诚恳的说。
“在局里的话,你从副科长到科长,再到副局长,即使有我提携,最少也要六年时间,到了副局长,在往上走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五中虽然地处农村,但五中校长却是副科级,与副局长同级,你如果担任五中校长,等于节省了宝贵的六年时间。”
林建军开动脑筋思考着,权衡利弊。在教育局,有周海山提携,自己花六年时间,可以顺顺利利当上副局长;如果去五中,自己直接就是副科级,但五中教学质量差,前途堪忧,而且去了五中,等于主动远离领导,对以后的提升很不利,意外情况较多。一旦周海山离开教育局,自己就被抛在乡镇上了。
两种决定,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