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调教好的美娇娘,那不管是容貌身段,还是谈吐说辞皆是被细细教导过的。俞承嗣在把人送过去之前,也有特地叮咛,只道他最敬重的便是俞母,吩咐要好生伺候老太太,如有任何差错,直接叫来人牙子发卖,任何人求情都无用。至于何为差错,则任凭俞母判断。
一句话,哪怕你伺候得再精心,俞母说不好,转身就卖掉。
虽说那些美娇娘原就是签了卖身契的,可事实上她们打小真没吃多少苦头,毕竟她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用来伺候人的,所以从小的日子过得甚至比一般小门小户的姑娘家都好。
先前得知自己要去“伺候”县丞大人了,她们皆是满心欢喜。结果,却被当头一捧冷水。一旦惹得家里的老太太不高兴,就会被发卖?在这县城里,若是被县丞赶了出去,她们还能找到好人家吗?
警告往往比劝告来的有用得多,反正这几个美娇娘是认命了,天天围着俞母转悠。不过,仔细想想也未必就是真的认命了,毕竟若是伺候的好了,再由老太太赐下去,只会更立得住。再不济,这老太太可不止县丞大人这一个儿子啊!
搁在往昔,俞家老三那是没得到过任何女子的青睐。没法子,他既不是能承袭家业的长子,又不是继承了家传手艺的次子,甚至他还性子木讷不善言辞。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他的长相还凑合,也没有一个女子愿意委身下嫁。
然而,随着俞承嗣中了举当了官,一夕之间,所有事情都变了样儿。
俞家是这样的,哪怕如今当家的该是俞承嗣,可他仍是自愿将正院子让了出来,叫俞父和俞母一道儿住。又因着他们家虽是三进,可第一进是不住人的,所以他和妻女住了正院子后头的三进院。而尚未娶妻的俞家老三则同俞父俞母同住一院。
这样安排也不算错,毕竟很多人家未曾嫁娶的儿女都是跟随父母一道儿住的。除非是格外讲究,院落又极其多的,才会给未曾嫁娶的儿女独立院子。俞家虽然发家了,可在短时间内,还做不到如此。
于是,俞家老三很快就被盯上了,且盯上他的还不止一人。
后院里的事儿,明着是由俞母做主的,可想也知晓,农妇出身的俞母根本做不到执掌中馈。偏如今家里人又多,连主子带下人的,里里外外全部算在内,足有二十来人。
底下的丫鬟动了心思,俞承嗣妻子沈氏几乎立刻就知晓了。可她却只当自己什么都不知晓,毕竟那是小叔子被盯上了,又不是她的夫君。盯上了,哪怕真的叫丫鬟爬了床,大不了就收用呗。沈氏一点儿也不担心,甚至她巴不得那些丫鬟都爬上了小叔子的床,横竖家里养得起,总比占了她夫君来得好。
然而,俞母又不是真傻,哪怕起初没明白过来,等日子一久,等有人按耐不住想动手时,她终于醒悟过来。
逮了个沉不住气的俏丫鬟,俞母怒气冲冲的唤来了俞承嗣,一句话,打一顿立马发卖,她不留这般心气高连主子都敢算计的丫鬟!!
说真的,别说丫鬟们了,就连俞承嗣和沈氏都被俞母这般做法吓了一大跳。这先前的警告归警告,俞承嗣真的压根就没想到,他娘竟还有如此雷厉风行的一面。偏生,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再说哪怕他的孝道未必是百分百纯孝,可为了一个丫鬟惹亲娘不悦,显然是极不划算的。
因此,在短暂的惊讶之后,俞承嗣只道:“照老太太的吩咐去做。”
这冷不丁的一出闹剧,吓傻了一群心存异心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