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逍遥最长,二十四岁,李远二十二岁。二人都是出生在武将之家,自小练习武艺,每逢战事都随军冲锋陷阵。任逍遥更是文武双全,还通晓音律,竹箫在他手里不仅是乐器,还可当做防身之兵器。李远也不简单,他是开国名将李继勋的侄子,英勇果敢,也是屡立功劳。他们本可承父辈志愿继续驰骋沙场,但是自从去年攻打完南唐后,朝廷将这一干武将却彻底架空了。除了官衔尚在,都成了闲人。任逍遥家世不如李远,全凭军功努力一步步升职。朝廷下令以文制武,他只当了个供备库副使。这样一来全无升迁之望,恰又得罪了一个文官,被上级训斥一通,干脆告假出来散心,李远也正憋闷,二人便骑马北上,才来到齐州。
回到任逍遥和李远下榻的客栈,三人歇息片刻打算一起用晚饭。席间,诸葛玉莹感到任逍遥对自己的态度明显热络起来,心想不能再与他们相处了,易声丸多吃无益,会露馅的。
第二天一早,诸葛玉莹决定先走一步。她简单梳洗后,还是穿了男装,只是未易容。给任逍遥和李远留了字条,说有事先走了,如果日后他们到泰山县去,打听崔主簿家即可找到自己。
一路上太平无事,她归家心切,尽拣捷径,这天午后便赶到了崔家。见了崔氏夫妇,诸葛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道:“我不是在做梦吧?莹儿,真的是莹儿?”过了好大一会才平静下来,泪盈盈地拉着诸葛玉莹不住打量,见她早已不是记忆中幼时病怏怏的模样,个子长的已经比自己高了,头发黑的发亮,面色红润,眼神清澈,绝对是个健康的妙龄少女,浑身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出尘气质。喜道:“可算是回来了,我的孩儿,你可不知我有多想你呀!”崔铭礼也觉是意外之喜,见妻子喜极流泪,忙道:“你看你,我们天天盼着孩子回来,如今她回来了,你我应当高兴才是。来来,坐下说话。”诸葛屏忙道:“是呀,瞧我,就是太高兴了。全嫂,全嫂,先去把玉莹的房间收拾一下。”全嫂答应着去了。诸葛屏又道:“莹儿,你这一走就是五六年,我和你姨夫都很牵挂你。尤其是你锦恺哥哥去年考取了功名,带着你嫂子和两个孩儿去青州府衙任职后,这家里就冷清许多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诸葛玉莹看到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只是崔氏夫妇已是年近六旬,比记忆中苍老不少。诸葛玉莹不禁动容,道:“姨母,姨夫不必挂心,师傅待我极好,我身体现在好着呢。这些年从师傅那里学了不少东西,莹儿深知自己多么幸运。可应了祸兮福所倚那句话。大哥哥高就啦,真是太好了。”崔氏夫妇这才想起,惊道:“你是独自一人从历山回来的?”诸葛玉莹点头,崔氏夫妇十分后怕,又是不解,连说不妥。诸葛玉莹道:“你们不用担心,师傅说我的天资好,又有功夫在身,不用怕的。对了,我从历山带了些灵芝和人参回来,姨母先收好。”诸葛屏接过包袱一看,讶道:“这些宝贝可真是稀罕呐。”诸葛玉莹道:“在历山这些都是些平常物事,只是我来的急没研成粉,等赶集时买个碾槽回来磨。您和姨夫平时兑上蜂蜜水服用,成仙不敢说,延年益寿是少不了的。”崔铭礼道:“好孩子,你有这份孝心我们就知足了。”诸葛屏道:“来,先跟我回房更衣吧。虽说这些年你不在家,我寻思你保不齐哪天就回来了,所以衣服是年年备,季季留,好不容易回来了,快试试合不合身。哎呀,长得太快啦,我的莹儿真是长大了。”听着诸葛屏一路不停说话,诸葛玉莹心里感到温暖而亲切。
到了卧房,诸葛屏自柜中取出一大摞衣服,一件件铺在床上,道:“哎呀,我看看,嗯,这件不行,肯定小了,这件也小……”诸葛玉莹本来站在一旁看着,不禁上前轻轻抱住了诸葛屏,道:“姨母……我想对您言谢,却又觉得……”诸葛屏拍拍她的背,道:“傻孩子,跟我还客气什么。”片刻后两人挑出了三四套比较合身的,诸葛玉莹换上了一套杏色的衣裙,把头发也散开重新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