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蓝

分卷阅读29(2 / 2)

我正愁接还是不接话,便听楼下一片喧闹。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往下看,原来是太子爷到了。看戏的百姓皆被太子爷的侍卫要求避过脸去,但见呼啦啦一群人往楼上走来,也看不清谁是谁,倒是见那刘班主在前头边带路边奉承。

过不多时,大概是太子爷在包厢安坐好了,便开戏了。见第一出戏是《风筝误》。

这出戏我倒听说过,说的是詹烈候纳有二妾,妾梅氏生大女爱娟,貌丑才劣;妾柳氏生小女淑娟,美艳贤惠。因二妾不和,筑墙分居两院。当时西蜀蛮族扰乱,詹烈侯主持讨伐之事,以二女婚事相托好友布政官戚天衮。戚天衮有一子名戚友先,又有好友之子,人品俊逸、才学出众的茂陵书生韩世勋居于府上。一日戚友先到城楼放风筝,韩世勋题诗风筝上,风筝断线落到詹家,为淑娟所得,她见诗芳心大动,遂和诗一首于上。戚家小厮索回风筝,韩世勋见风筝上有和诗,心下大喜,故意又作一风筝,再题一诗于其上,并让风筝断线落入詹家,谁知这回风筝却被爱娟拾得。爱娟遂冒充淑娟,拜托奶娘邀约月夜相会,韩世勋被爱娟奇丑的模样吓跑,以为淑娟是个丑女,从此丢开心思专心苦读,其后入京应试得中状元。一番阴差阳错后,戚友先想娶美女却终究娶了丑陋的爱娟,而韩世勋在高中状元后也奉命娶了淑娟。完婚之夜,韩世勋尤为自己娶了个丑女而抱怨,后见淑娟竟是貌比婵娟,方知前番误会,遂欢欢喜喜团圆。

但见戏台上,一末上场念诵开场曲道:好事从来由错误。刘、阮非差,怎入天台路。若要认真才下步,反因稳极成颠仆。更是婚姻拿不住。欲得娇娃,偏娶强颜妇。横竖总是由定数,迷人何用求全悟……

却见玉录玳的丫环引进一穿着不俗的小太监,进门向玉录玳打了个千儿,垂首恭敬道:“太子爷听说玉录玳姑娘也在此看戏,特命奴才送来糕点两品。”说着便有人端了极精致的糕点放于案前。玉录玳看起来颇诧异,须臾又转而笑道:“替我先谢过太子爷。待会我便亲去谢恩。”那小太监听毕退出。便听玉录玳奇道:“我与太子爷并无什么交情,连照面也不过三五回,怎么就送来糕点了?”

却见钧尧笑道:“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你虽与太子爷交情不多,但架不住你爹爹官高爵显,又曾教导过太子爷读书。想必是看在隆齐大人的面子上。”玉录玳低头沉吟了片刻,笑道:“这便是了。只是少不得我们大家要过去请安谢恩了。”

于是玉录玳便携了我们四人去官厢向太子爷请安谢恩。那官厢十分宽敞,低眉垂首站着男男女女不少下人,但见二男一女正坐着认真看戏。我们绕至三人案前请安谢恩,起身后,我悄然抬眸速速扫视三人,但见正中坐着一位二十上下的年轻人,便是太子爷了。只是那太子爷容貌颇有些丑陋,黑黑皮肤,面容瘦削,细细小小的眼睛,鼻梁有些塌,额上还有一处伤疤从右边眉尾处径直飞上额头,令人触目惊心。身旁那女子,十五六岁年纪,衣裳头饰文彩辉煌,肤若凝脂,真真一个白玉无瑕,粉雕玉琢,更兼杏眼修鼻,柳眉芙面,直如画里走出的美人,一时把玉录玳和娜仁公主也给比下去了。正欲看另一男子,却不巧正逢上太子锐利的目光,我几乎一个冷战,吓得赶紧低下头,再不敢造次。

那太子爷看着面貌丑陋,但言语间颇为和善。他不料娜仁公主与陆钟尧也在,便问候了几句,又赞他二人姻缘造化,羡煞众人。又闲闲问了玉录玳几句话,无非是隆齐大人身体可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