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去美国尚不用留下指纹、医保尚未改革、许多州的政策和信息也不相通,加上周敬守也十分心虚,担心时间久了被岳父家的旁系亲戚识破,做回了“周自恒”的秦何便被“赶回”了美国,匡正过去的“周自恒”的人生。秦何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他毕竟是占了别人的一切,也许有一天,那个“周自恒”还会再回来,那时,起码对方接管的会是一个好走一点的人生。却不想,此后经年,竟再也没有过另一个“周自恒”的消息。
秦何的第一桶金间接来自于美国的国难——他上半学期英国做交换生,开了户,此时正好借势做空英国的航空股、做多黄金。自那之后,他便迷上了这种“博弈”,大赚过也大赔过,赔得最大和赚得最大的一笔均来自次贷危机。他拿出大部分资产,设了家族信托,受益人只能是中国身份证号下的那个“周自恒”的法定子女,若“周自恒”或其法定子女身故前无继承人,则将钱转作慈善基金补偿那场灾难的遇难者家人;若“周自恒”的法定子女主动放弃继承权,那便转作慈善基金回到国内;怕自己以后起了贪念会反悔,他还加了个不可变更条款。给“秦何”办好了菲律宾移民之后,他便回了国,游走于秦何和周自恒的双重身份之间,作为基金的委托管理人,做PE、投实业,这让他觉得更安心。
他与周父毕竟还有骨血亲情维系着,关系温吞,时好时坏;与周家其他人泾渭分明,鲜少往来,他们之间的牵制防备远多于亲情。周家人自程聿处得知了他的“病情”和叶铮铮的“有孕”,同时还早一步得知了真正的项目变卖方案,轮番上阵却又各自为政,开始了此次“争产”闹剧。
---------------------------------------------------------------------------
周自恒的说辞,在“冒名顶替”部分与周家叔叔的描述出入不大,只是周家叔叔的话里话外带了很多刻意夹带的恶意暗示罢了。但是这故事仍旧太过离奇,与叶铮铮所了解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她也不是不明白,这简短的陈述下,掩盖了多少的精心布局和小心谋划,从她与周家人接触的感受来看,她甚至疑心这些布局和谋划有一部分是周自恒的手笔。算一算时间,在她还被程聿骗得团团转的年纪里,他竟做出了这么大的一桩瞒天过海之事。他在身世上都可以李代桃僵,这让她该如何继续相信他?何况,他的说辞也并非全无漏洞,既然已经不再需要那些“遗产”,又为何要占着“周自恒”的身份不放呢?他既深爱秦家,这时候也已经完全有能力与秦家相认,他又为什么不认呢?她可不信他是会死守着那些利益绑定的所谓承诺的人。
叶铮铮心念一起,话便问出了口。
周自恒闻言,竟慢慢松开了叶铮铮的手,双手掩面,复又打开,他的哀痛自周身溢出,眼眶竟已湿润。他牵牵嘴角,笑得比哭还要难看:“秦家人还了债,离了乡,去了异地重新开始。我与他们的联系,一直通过妹妹在网络上维系着,也早就商量好了相认的事。但是,不等我回国,秦家就已经没人了,他们都没躲过那场地震。而周家,再不济,也总归是一个‘家’。我在异国漂泊多年,得知秦家人的死讯后,便更舍不得放下这个‘周自恒’的身份了,只是贪恋,过年时的一顿团圆饭。我用周自恒的身份做PE,秦何的公司做中转站,钱都是从美国辗转几次转过来的,所以我不管做成什么样,GP部分都是给那个‘周自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