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不断人活路”的想法,叶铮铮自然没有讲太多张新高的工作表现,只说不在一个组,不熟,她跟张新高的老大又是“竞争对手”,实在没什么立场对不了解的人说太多。这话一说出来,混职场的人都听得明白,这可不算是什么正面评价啊——从张新高实习算起,都同事快一年了,这是得有多“不熟”才会对基本工作情况都“不了解”啊。何况,越是竞争对手,才越要紧紧盯着呢。
得到了叶铮铮给出的“有效信息”,田舟也没深究,转而又跟叶铮铮打探起了牛峰的情况。毕竟,在周自恒的事情上,汪蔓也出了很多力,叶铮铮总归懂得礼尚往来的道理,便挑出几桩比较能代表牛峰风格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讲给了他们。田舟听完,便笑说,看来搞定牛峰还得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太难了、他还是放弃吧。
叶铮铮略些讶异,她印象中田舟是做非公募业务的销售,主要客户是保险和私募,怎么打起了元丰基金这家公募基金的主意呢?
汪蔓便给她解释说,田舟的东家改了考核,打开业务边界,鼓励销售们竞争上岗,只要能带来更多的佣金,完全可以在内部互抢客户。
叶铮铮心下了然。卖方销售们的奖金完全跟佣金贡献挂钩,上不封顶,这样的机制一引入,估计销售们抢客户会抢疯了,什么妖蛾子闹不出?这还真是考验领导的管理能力呢。看来,这一年的行业爆料中,是少不了他家的猛料了。
说来也好笑,虽然是在同个二级圈子里,但卖方销售生活的“圈子”,与买方多数投研人员们切身感受到的,又有不同。他们在工作上虽是乙方,在生活上却是绝对的“资金方”。大众对证券行业“纸醉金迷”的认知,更适合放在投行和卖方销售这样的群体中,即使如汪蔓老板般的私募,除了穿得舒服点、住得舒服点,其他方面早被股市磨成了苦行僧。
汪蔓与田舟在追求生活享受方面,倒是有很多共鸣。她想得很清楚,田舟不是她家的对口销售、收入跟她基本匹敌、生活节奏也合拍,最重要的是,颜值即使放在投行堆里,也是一等一的高。至于他对她的那点其他考虑,她只要还在这个老板手下干,总归免不了被男人有目的地接近,人与人之间,哪有那么干净纯粹的关系?真要给她一段太过干净纯粹的关系,她反而会觉得不安、不敢消受。
好姐妹都想得这么清楚明白了,叶铮铮和颜明月也就没什么可提醒的了。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