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才自幼尚武,一心想要当将军,因此功夫练得很好。为扳倒先太子,赵良才不得不兵行险着。他趁着天黑,偷偷潜进当时文敬敏的心腹——太傅叶修文的书房,本意是想偷些文件什么的,能证明文敬敏有罪。
谁知进去后却发现太傅叶修文就端坐在椅子上等他,“今日喜鹊登枝,我料想必有贵人来府,没想到现在才到。”叶修文的话把赵良才说的愣住了,不知他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赵公子不必惊讶,”叶修文接着说道,“你是先太傅赵厚德的儿子吧!我听人说起过,听说你和三皇子关系很好,这样很好。不瞒你说,本太傅今早卜了一卦,已算到公子来意,此有锦囊一个,公子带走便可,日后若有什么事,公子可常来此处。”然后客客气气的把赵良才送走了。
赵良才云里雾里的不知叶太傅什么意思,他找到文敬睿,二人打开锦囊,只见上面有一串名单,名单下面写着几个字:欲要成事,这些人可用。赵良才和文敬睿摸不清叶太傅的心思,但他们明白,叶太傅若想对付他们根本不用这么麻烦,二人现在一穷二白,随便弄个什么罪名,二人谁也跑不了。所以赵良才还是去打听了下这些人的情况,发现这些人不是得罪了先太子一党被极力打压,就是自身很有才干,根本不惧先太子一党。
文敬睿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和这些人暗地里交好,渐渐地赢得了他们的心。先太子荒淫好色,无才无德,若是他坐上帝位,那遭殃的可不仅仅是大华朝百姓,这些官员本来就看不上先太子,只是苦于没有其他人选,文敬睿的出现就如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了前方的路。双方是一拍即合,相逢恨晚。
一年后,文敬睿一党便有了些起色,赵良才趁夜又去见叶修文。“我下午刚起了一卦,算到晚上便有贵客到访,没想到赵公子就来了,看来我这卜算之法已经入门了,哈哈哈。”看到赵良才瞪着眼看他,他终于拐到了正题,“这里有一锦囊,赵公子可拿去,日后有事,可再派人来。”然后又客客气气的把赵良才送走了。
赵良才又找到文敬睿,二人打开锦囊,只见上面写着:入朝为官,文武兼行。二人思索了许久,想明白这可能是要二人入朝为官,并且要一文一武。文敬睿便向先圣帝求官,言明自己已经成年,是时候为大华朝尽点微薄之力。先圣帝喜爱文敬睿好人才,便命他协理工部,先学一下理政的基本套路。赵良才便去报名参军,从最小的兵士开始做起。
赵良才临行前,又去见了叶修文,叶修文这次给了他两个锦囊,他和文敬睿一人一个。文敬睿打开锦囊,只见上面写着:太子一党人数多且杂,人人都有私心,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明争暗斗远非常人能想象,可暗地里拉拢、挑拨,稍一点火,便可另其内讧,可不战自溃。后面附着一串名单,可拉拢的、易挑拨的、可利用的,甚至在每个名字后都写出了这个人的优缺点及主要弱点。文敬睿看后,大感震撼,只这一份洞察人心只能,叶修文就不愧太傅之职。
赵良才的锦囊就简单得多,只见上面写着:赵公子放心,我观你甚有兵事天赋,不出三年必可建功立业。我已为你卜了一卦,后半生安稳富贵,没有早夭之相,赵公子自可放心,不妨在战场上放开手脚,大胆拼杀。相信等赵公子功成归来,自有美娇娘可伴左右。
赵良才看完锦囊,嘴角不自觉地抽了抽,这位叶太傅天资超群,父亲还在世时,他也算见识过京城各色才子官员,但没有一人能与叶太傅比肩。只不过不知为何,这位叶太傅总喜欢给人卜卦,明明是出身书香门第的文学大豪,却偏偏给人一种神棍的感觉,而且还是常跑江湖的骗子神棍。
文敬睿于政事上本有天赋,又有叶修文指点,文敬睿这一党不显山不露水的发展壮大起来,文敬睿的影响力也慢慢的变大。而与之相反的,先太子一党内斗的热火朝天,大家为了点眼前或是以后的利益,那真是拼了老命。先太子一党内又分了几派,每一派为了一个有油水的官位,那争得是脸红脖子粗。为了点利益,各派间更是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先太子还没有登上帝位,但他的追随者们已经展开了先太子登上帝位后胜利果实的抢夺。
等先太子一党发觉文敬睿一党的威胁时,文敬睿一党已成气候,不是先太子一党想动就能动的了。叶修文不断地为文敬睿提供先太子一党内成员的犯罪证据,包括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强占民田、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