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肉牛,养大了就吃,肉一点也不柴;不过狍子肉和鹿肉比牛羊肉还要好吃;我们还打鱼,那里的江鱼长得特别大,有半人多长,要站在水里用棒子打,瞧准了一下子打晕就能捞上来吃……”
宁婉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奇事,在卢铁石的讲述中,似乎多伦并不是多么苦寒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过着很是欢乐的日子,也许他心里果然也是这样想的?
好像过去的卢铁石不是这样的他的脸上总带着沉重的苦难,也从不提多伦的事……
过了城隍巡游,冬日里一连串的节日就都完事了,宁婉早有了新的打算,她要开两个新作坊,正是要在春天之前谋划好办起来。
一个是腌渍猫爪儿菜的作坊,这还是从高齐两位客商那儿来的消息,原来辽东卖到京城的猫爪儿菜自不可能有鲜菜的,但是有人用盐腌渍起来运送过去,吃时洗去盐粒再泡上几个时辰,竟与鲜菜一般模样,不止味道一点也不变,就是颜色也依旧碧绿可爱。
腌渍菜其实不难,也不必请师傅,只要试上几次弄清盐量多少最适合就好了。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毕竟要用许多盐,价就高了许多倍,只恐怕不好卖。因此宁婉打算今年少做上一些,除了高、齐两位京城客商预定的,只少量摆在铺子里卖,看看销路究竟如何。将来若是生意好,就多腌渍一批,若是差,也只为京城供货就好了。至于作坊的选址嘛,就开在柳枝镇,给小柳加个副手,让他一并管着。
另一个作坊更是简单——晒干菜。其实三家村人这几年一直都在做,晒好了罗双儿和春玲嫂子收了送到德聚丰来。但是宁婉过年时看到大小形状不一的干菜与整齐好看的粉条炖在一处就突然悟到晒干菜也应该开一个作坊,将各种干菜也晒成一个样子的,这样不只卖相更好,也容易让人接受。
两个作坊说起来都很简单,但真正办起来各种杂事亦是不少,而宁婉做起事来又一向要做得最好,亦费了不少思量。
偏偏娘来给她捣乱。自过了年娘对她的亲事的急切再掩不住了,“在南边女儿家十六岁就嫁了,你现在已经十七了!”
宁婉就说:“辽东人成亲比南边晚着呢!”
“就算是晚一点,可是也不能超过十八呀!”娘搬着手指头说:“就算现在开始说亲,指不定要到明年才能成亲,那时你就十八了!”
所以她得出的结论就是宁婉的亲事必须赶紧张罗了!
这一次爹也站在娘的一边,特别背着石头向宁婉说:“生意虽然要紧,可是你的亲事却更要紧。女儿家不比男子,过了十七八就不容易嫁到好人了。”